虞美人(其一)送兄益章赴会试

银屏一夜金风细。便作中秋意。碧天如水月如眉。

已有征鸿摩月、向南飞。金尊满酌蟾宫客。

莫促阳关拍。须知丹桂擅秋天。

千里婵娟指日、十分圆。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词人吴儆的作品,名为《虞美人·其一》。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词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造诣。

"银屏一夜金风细。便作中秋意。碧天如水月如眉。已有征鸿摩月、向南飞。"

这一段通过描绘清凉的秋夜和明亮的月光,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略带思索的情境。"银屏"指的是窗户上映照着的月光,"金风细"则是形容晚上的微风。"便作中秋意"表达了诗人将这夜晚的景象比喻为中秋之夜的意境。接着,"碧天如水月如眉"用以天空和月亮相互映衬,创造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而"已有征鸿摩月、向南飞"则描绘了大雁的影踪,似乎在暗示远行者的思念。

"金尊满酌蟾宫客。莫促阳关拍。须知丹桂擅秋天。千里婵娟指日、十分圆。"

这一段通过对酒宴场景和友人赴考的祝愿,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即将参加会试(科举考试)的支持与鼓励。"金尊满酌蟾宫客"中"金尊"指的是装饰精美的酒杯,而"蟾宫"则是古代神话中的月宫,这里用以形容夜晚的宴席场景。"莫促阳关拍"意在告诫朋友不要急于离开,享受这最后的欢聚时光。而"须知丹桂擅秋天。千里婵娟指日、十分圆"则是对即将远行的朋友表示,尽管秋天的桂花已经香气四溢,但请记得,月亮在高空中依旧保持着完美无瑕的轮廓,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隐喻了诗人对朋友考取功名的殷切期望。

收录诗词(94)

吴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备。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 字:恭父
  •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 生卒年:jǐng)(1125~1183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其二)七夕

飞桥驾鹊天津阔。云驭看看发。相思惟恨不相逢。

及至相逢还是、去匆匆。垂丝插竹真堪笑。

欲乞天孙巧。天孙多巧漫多愁。

巧得千般争解、劝郎留。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三)

双眸剪水团香雪。云际看新月。生绡笼粉倚窗纱。

全似瑶池疏影、浸梅花。金翘翠靥双蛾浅。

敛袂低歌扇。羞红腻脸语声低。

想见流苏帐掩、烛明时。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春日山行

云峰叠叠路斜斜,隔洞炊烟三两家。

何处有香来不断,嫩风微雨落松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山居漫兴

莫笑山庄小,偏于隐者宜。

门当八字路,园葺五经篱。

地暖花开早,天寒酒熟迟。

不须鸡报晓,已得数联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