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桂庭

庭前有桂树,托根固宜深。

郁郁蔽灌木,亭亭出层岑。

冬春不改色,当夏团清阴。

俨立若端士,幽贞无邀寻。

独比友直谅,悠然谐素襟。

商飙动金粟,芬芳被乔林。

有时得醇酣,对酌还自斟。

低枝拂舞袖,深翠挹鸣禽。

欢赏岂有极,因之发孤吟。

谷风既绝响,辽阔谁知音。

惟有兰藏馨,可以喻同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庭中桂树的生长环境与特质,以及诗人对其的喜爱之情。开篇“庭前有桂树,托根固宜深”,点明了桂树的位置与扎根的深度,暗示其生命力的顽强。接着“郁郁蔽灌木,亭亭出层岑”描绘了桂树茂盛的姿态,不仅遮蔽了周围的灌木,还高耸于山岭之上,展现出其挺拔的身姿。

“冬春不改色,当夏团清阴”赞美了桂树四季常青的特点,即使在严冬和早春也不褪色,夏季还能提供清凉的树荫。接下来“俨立若端士,幽贞无邀寻”将桂树比作正直的人,其高洁的品质不求人知,体现了诗人对桂树品格的敬仰。

“独比友直谅,悠然谐素襟”表达了诗人与桂树之间的深厚友谊,如同志同道合的朋友,彼此理解,心灵相通。“商飙动金粟,芬芳被乔林”描绘了秋风中桂树飘落金黄色花粒的情景,香气弥漫整个树林,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有时得醇酣,对酌还自斟”则展现了诗人与桂树共饮的情景,仿佛与自然界的美好融为一体,享受着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低枝拂舞袖,深翠挹鸣禽”描绘了桂树低垂的枝条轻轻拂过舞动的衣袖,翠绿的叶子间传来鸟儿的鸣叫声,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和谐。

最后,“欢赏岂有极,因之发孤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通过吟诗来表达内心的感受。“谷风既绝响,辽阔谁知音”则感叹于这种美好情感的难以传达,只有真正懂得欣赏的人才能感受到其中的韵味。“惟有兰藏馨,可以喻同心”以兰花的香气比喻与桂树的深厚情谊,强调了两者之间心心相印的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桂树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与内在的高洁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真挚友谊的向往。

收录诗词(157)

李时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冯主事粉署画故山读书处

忆昔少年读书处,野竹苍松蔼云雾。

下帷尽日绝烦嚣,开帙临窗得深趣。

荜门蓬户霏岩烟,溪壑犹为静者怜。

孔明有意吟梁甫,扬子留心草太玄。

清风最好穷今古,焚兰映雪甘辛苦。

十年游息无与伦,数亩林泉自为侣。

君不见狂侠儿,轻裘骏马纷相驰。

白日群游几人伴,青楼一笑千金资。

又不见富家子,锦衣珍馔矜豪侈。

堂上歌钟遏晓云,门前车马如流水。

但誇意气恣所为,一字从来都不知。

羲和西飞花落地,昨日繁华今日非。

以兹感激志犹勤,踪迹频年不出门。

长杨赋就人始羡,金榜名成谁不闻。

自从作官别乡井,羁思离怀不能屏。

故令图绘坐中看,咫尺江上觉寥迥。

粉署长閒乐有馀,朝回对此形神舒。

倚槛浑惊蠹鱼起,临潭宛见鲛人居。

大夫出身事明主,报国何心怀旧土。

却笑吴中张季鹰,独忆秋风便归去。

吾观冯子好胸襟,画图幽意颇难寻。

欲将蠹简树勋业,不负当年一片心。

形式: 古风

大雨水至

暝色凝阴处,浓云翳碧天。

一时倾暑雨,四壁涌春泉。

直似鲛人室,何如海屋仙。

声疑三岛近,势觉五湖连。

可举任公钓,堪乘范蠡船。

剥床应及水,沉灶故无烟。

寸步谁将引,丹心自可怜。

几时及白日,随地即周旋。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白云书舍

白云飞绕秦川山,山中人与云俱閒。

黄金满籯未足贵,贮书万卷不为难。

书日益多心益喜,欲把箕裘遗诸子。

天上楼成忽见招,身后经传竟谁是。

丁宁为语结发人,我死儿存书可亲。

莫言孤寡即消落,当知富贵须辛勤。

妻贤子孝念遗训,下帷读书初发愤。

十载犹闻佔毕声,九霄忽睹鲲鹏运。

虎榜春题姓字香,簪缨曳绂在周行。

乌府争看新锦绣,白云还忆旧山房。

山房书在人已逝,慈颜远隔萦离思。

一望云山更怆神,独宿霜台不成寐。

昨来北阙荷恩荣,褒封应慰倚门情。

郎官追赠贲幽壤,昼绣东来别上京。

上京渐远云渐近,浙水东头是乡郡。

昔年猿鹤骇衣冠,此日风云护门径。

綵衣舞罢望天门,思将忠赤答君恩。

焉能久作林泉客,还欲离家辞白云。

形式: 古风

送人南还

冀北霜寒正授衣,西风忽与故交违。

马嘶去路多秋草,旆拂离亭满夕晖。

客路不堪千里别,故乡今见几人归。

到家倘遇难兄问,蓟北云边一雁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