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无咎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八首(其七)

黄子少年时,风流胜春柳。

中年一钵饭,万事寒木朽。

室有僧对谈,房无妾持帚。

此道人人事,谁令予独不。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翻译

黄子在少年时期,风度潇洒如同春天的柳树。
到了中年,他只有一碗饭,世间万物都如寒冬中的枯木般凋零破败。
他的家中有僧侣相伴交谈,房中没有侍妾打扫。
这样的生活方式,为什么唯独我没有体验过呢?

注释

少年时:指黄子的年轻时期。
风流:形容举止潇洒,才情出众。
一钵饭:形容生活简朴,仅够温饱。
万事:指世间万物。
寒木朽:比喻事物衰败,毫无生气。
僧对谈:僧侣之间的交谈。
妾持帚:侍妾持帚扫地,指家庭中的仆役。
此道:指这种生活方式或修行之道。
人事:人事纷扰,世间俗事。
予独不:只有我未能如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黄子的男子的人生轨迹。"黄子少年时,风流胜春柳"一句,形象地表达了黄子年轻时的英俊与活力,如同春天里最为繁茂的柳树。他青年时代充满魅力,令人难以忘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中年,生活变得艰辛。"中年一钵饭,万事寒木朽"这两句诗,通过黄子手持一钵饭来表达他在中年时期面临的贫困和孤独,"万事寒木朽"则形容了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已变得萧瑟、凋零。

诗人随后又描写了黄子的居所,"室有僧对谈,房无妾持帚"。这两句表明他家中有和尚与之对坐交谈,但却没有妻子来打理家庭琐事,这些细节反映出黄子可能是一位隐逸的士人,或是过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

最后,诗人写道"此道人人事,谁令予独不"。这里诗人似乎在质问,为何这样的境遇只落到他一人身上?这既表达了黄子对于命运的困惑,也流露出一丝无奈和悲凉。

整首诗通过对比黄子的不同生活阶段,展现了人生变迁与世事无常,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赠无咎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八首(其八)

南山缚虎师,肯顾世书字。

扬眉哦楚喉,鼎畔倒侯喜。

诗声一苍蝇,下到霹雳耳。

庸庸老寻常,物外有奇伟。

形式: 古风

赠江瞻道

我行于四方,其所急者友。

呜呼得之难,百不一邂逅。

人心不可齐,若十指于手。

随其短与长,亦各有所取。

刚或硬而折,柔有弱而仆。

质良文不扬,中美外莫副。

宽壶泛以枵,狭盎迫而陋。

此犹其大概,琐琐难悉究。

譬如选长材,弃百不一有。

其间虽得之,犹或烦矫揉。

我友居淮滨,饮德悉自幼。

岂期羁旅间,乃获闻謦欬。

嗟君如美玉,外彻中乃厚。

埋藏困尘埃,要以不可垢。

他人十不一,子乃得八九。

馀亏能几何,不待勉而就。

乃知昔求艰,特以见未久。

但忧奔莫及,敢惮喘而走。

我心子所知,濩豁无所囿。

是以行于世,往往得嘲诟。

人才如其面,不自知好丑。

立之明鉴前,乃见其可否。

子于我无嫌,告我当苦口。

惟我于改过,窃不敢自后。

嗟予迫饥寒,子亦仰五斗。

何当两有归,投老作邻叟。

形式: 古风

赠邠老

衰疲坐甑极蒸嘘,念子柯山守旧庐。

卢叟今无僧送米,董生时有吏徵租。

上书自荐心应耻,扶策躬耕计未疏。

虎豹九关今肃穆,王门行看曳长裾。

形式: 七言律诗

赠吴孟求承议二首(其二)

我非初平叱羊口,江中浪作群羊走。

金山五日厌僧粥,挥榜瓜洲缆古柳。

晨兴但怪妻孥喜,故人致馈罗盘缶。

起倾残榼得馀沥,洗盏再酌开蓬牖。

风云惨淡秋已严,桑榆摇落山初瘦。

军厨醇味尚烦公,应记疏慵穷太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