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睡起晴窗正忆渠,老兵声喏到前除。
新诗价重连城璧,便觉贫家富不虚。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春日场景,诗人在晴朗的窗前苏醒,正当忆念远方的情谊。"老兵声喏到前除"则透露出一种时光流转、岁月悠长之感,似乎有一种历史的沉重和沧桑的变迁。
接下来的"新诗价重连城璧"一句,表明诗人的文学成就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其作品价值非凡,如同珍贵的玉璧。最后"便觉贫家富不虚"则反映出诗人虽然生活清贫,但在精神上却感到满足和富有,不再感到物质上的匮乏。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满足与自豪,以及对文学创作和精神世界的珍视。同时,这也是一种超脱物欲、追求精神丰富的人生态度的体现。
不详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看君落笔走云烟,想见新丰醉少年。
龙脊旧堆骐骥种,义方今服乃翁贤。
杨柳阴中乳燕飞,马头寒峭怯单衣。
胡麻知有谁人种,应怪东游未即归。
迟日轻风过雨天,笑声何处送鞦韆。
清明已逼长安近,寄语先生快着鞭。
出车何日劳师还,二圣归来喜见颜。
乞得此身终芰制,乱山茅屋两三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