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朝诗人戴炳的《幽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静谧自得的生活场景。诗中以“幽栖”为题,展现了一个隐居者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幽栖颇喜隔嚣喧”,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远离尘世喧嚣的喜爱,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接着,“无客柴门尽日关”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状态——门户紧闭,不轻易接待访客,体现了其内心的独立与自我封闭的一面。
“汲水灌花私雨露,临池叠石幻溪山”两句,通过具体的活动——浇水浇花、堆叠石头,营造出一个充满生机与自然美的环境。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也暗示了他在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和慰藉。
“四时有景常能好,一世无人放得闲”则表达了诗人对四季更迭之美的欣赏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无论春夏秋冬,自然界都有其独特的美景,而诗人希望在这一生中,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享受自由与宁静。
最后,“清坐小亭观众妙,数声黄鸟绿阴间”两句,将画面推向高潮。诗人独自坐在小亭中,静观万物之美,耳边传来几声黄鸟的啼鸣,在绿树浓荫中显得格外和谐。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深刻感悟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自然中找到的精神寄托。诗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