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方回西湖二首(其二)

丛篁深翳景,草木未知春。

晴漏林间日,寒生水上蘋。

萦纡通邃径,寂历远嚣尘。

更渡长桥去,无边物色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茂密竹林遮蔽了阳光,草木还未察觉春天的到来。
晴朗的阳光穿过树林洒下,水面的浮萍却感到阵阵寒意。
蜿蜒的小路深入林中,寂静无声远离尘世喧嚣。
走过长长的桥,眼前景色焕然一新,无尽的美景等待探索。

注释

丛篁:茂密的竹林。
深翳景:遮蔽了阳光。
草木:植物。
未知春:还未察觉春天。
晴漏:晴朗的阳光。
林间日:穿过树林的阳光。
寒生:感到寒冷。
水上蘋:水面的浮萍。
萦纡:蜿蜒曲折。
邃径:深入的小路。
寂历:寂静无声。
远嚣尘:远离尘世喧嚣。
更渡:再过。
长桥:长长的桥。
无边物色:无尽的景色。
新:新奇。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季节感的自然景象。"丛篁深翳景",竹林深深掩映,光线斑驳,暗示了春天的悄然来临,但草木尚未察觉。"晴漏林间日",透过稀疏的树影洒下的阳光,透露出明亮与宁静,而"寒生水上蘋"则描绘了水面浮萍在微寒中生长的清新画面。

诗人行走在"萦纡通邃径",小路蜿蜒曲折,引领着人深入幽静的深处,远离尘世的喧嚣。"寂历远嚣尘"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寂,仿佛只有鸟鸣和水声相伴。最后,诗人"更渡长桥去",跨过长桥,眼前展现出一片无垠的新鲜景色,充满了探索与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春天的静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新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702)

郭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张方回西湖二首(其一)

房公巧栽植,花发四时春。

有竹能环水,无风不动蘋。

人亡留粉像,客至谢红尘。

梅柳年年色,相看白发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和荣安中月明夜行

驱车夜出城,佳月傍人明。

始向山头见,还同水面行。

问途几一舍,投宿已三更。

露湿衣裘冷,吾生笑自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和荣安中道中见梅

春来无奈客愁新,一破衰颜粉面匀。

笑折繁枝头带雪,想成青子颊生津。

真香未许兰为佩,仙质何妨缟作巾。

勿怪天公多著意,为怜风韵冠群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赵茂州即事六首(其六)

所欲谁能矩不踰,人生七十在须臾。

纵横窃鄙张仪诈,怀卷终思宁武愚。

幸有精神延短景,了无才力奋雄图。

手提造化非难事,井底寒蛙祗自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