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四章(其一)

蓟门郁巍巍,中有千丈台。

台高见千里,朔色三边来。

城马齧枯草,悲啸云为颓。

入夏尚腊色,寒风莽盘回。

凝之可冰阜,散之成土灰。

以吾揽造物,恻恻相与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蓟门的壮丽景色和深沉的氛围。诗人姚燮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千丈台的雄伟,以及它所俯瞰的千里景象。他捕捉到了边塞特有的苍凉与辽阔,通过“朔色三边来”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遥远而神秘的世界。

接着,诗人描绘了边塞的自然景观,马匹啃食着枯草,发出悲鸣,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夏季却仍残留着冬日的寒冷,寒风盘旋,营造出一种既冷峻又充满力量的意境。诗人运用“凝之可冰阜,散之成土灰”这样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的冷暖变换对大地的影响,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吾揽造物,恻恻相与哀”,意味着他以一颗同情之心,感受到了自然界的悲欢离合,以及万物生长的不易。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更蕴含了对生命、时间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蓟门四章(其二)

昆吾淬秋水,咄咄光逼人。

愿为饮血死,安能屈其身。

侠士以气抗,志士以气伸。

劲木能禦风,摇荡怜白云。

长河与大海,水一流则分。

河水可决塞,海水常浑沄。

形式: 古风

蓟门四章(其三)

高堂方坐筵,门外已月落。

冥隅外见闻,乃平悲与乐。

谁家盛歌舞,华灯灿绣幕。

明日过其地,花尽雨昏漠。

佩钩感青朽,怡然引孤酌。

一醉爽心神,逍遥太虚鹤。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蓟门四章(其四)

九逵拓平阔,不禁跛驴行。

过轮汹云势,叱避知何情。

丈夫难自白,降为仆者轻。

何况车中子,眉目骄所成。

读书不济贱,荣贵能袭名。

我将投荒山,而为菟裘营。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尺五庄即事诗十二章(其一)

一绿净无极,入门神已移。

雨收醒树色,云薄养天姿。

爱径纡行屡,看苔泥立迟。

荡摇得晴致,未忍拂游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