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石田山水长卷用其自题韵

寸胸如海天包涵,郁之毫楮生巉岩。

高妙直接仲圭简,浓厚不效方壶贪。

晴波界以一溪壑,白云递出千冈峦。

纠萦杂木碧复紫,或为松栝或梧楠。

或作平衍似排荠,浮青欲吐斜阳含。

茅庐隐现自高下,石梁复沓忘东南。

突兀戈戟列营伍,森严冠绶分子男。

绳其矩矱古无失,妄欲师法吾何堪。

遥遥恨未与公遇,黄楼挥麈听豪谈。

亦思觅械制强虎,未能化蛹诚废蚕。

手披兹图缅真谛,疏柳湖阁风鬖鬖。

但许迸力造毫末,十年寝食情亦甘。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题为《沈石田山水长卷用其自题韵》,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川的壮丽与细节的丰富。

首句“寸胸如海天包涵”,以广阔的胸怀比喻胸中的山水世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和包容。接下来,“郁之毫楮生巉岩”则通过笔墨的运用,描绘了山石的峻峭与茂密植被的生机勃勃。

“高妙直接仲圭简,浓厚不效方壶贪”两句,将山水之美与古代高人雅士的简朴生活相联系,强调了自然之美的纯粹与深邃,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度追求物质的否定。

“晴波界以一溪壑,白云递出千冈峦”描绘了山水间的光影变化与云雾缭绕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接下来,“纠萦杂木碧复紫,或为松栝或梧楠”则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林木的种类与色彩,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或作平衍似排荠,浮青欲吐斜阳含”通过比喻和平面描绘,展现了山间平地的宁静与夕阳的温暖,营造了一种和谐而温馨的画面。而“茅庐隐现自高下,石梁复沓忘东南”则通过茅屋和石桥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突兀戈戟列营伍,森严冠绶分子男”以军事化的比喻,描绘了山峰的雄伟与排列有序,同时暗示了自然界的秩序与力量。最后,“绳其矩矱古无失,妄欲师法吾何堪”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敬畏和对模仿自然的谦逊态度。

“遥遥恨未与公遇,黄楼挥麈听豪谈”表达了诗人对未能与高人雅士相遇的遗憾,以及对与他们交流的渴望。而“亦思觅械制强虎,未能化蛹诚废蚕”则是对自身能力的反思,表达了想要改变现实的雄心,但又意识到自己的局限。

“手披兹图缅真谛,疏柳湖阁风鬖鬖”则通过描绘一幅画作,表达了对自然真理的追寻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但许迸力造毫末,十年寝食情亦甘”表达了诗人即使在创作中付出巨大努力,也愿意为此甘之如饴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生命的活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平湖

平湖散渔榜,高城下鸿雁。

遥林忽动摇,长风已及面。

天云凝将夕,得势偶微展。

蔼蔼初月光,横向水中见。

形式: 古风

山静居画竹卷三绝句(其一)

霁后天光渲染成,凤翎千帚压阑平。

秋来谁向湘江上,独倚疏篷听月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山静居画竹卷三绝句(其二)

上方楼阁面清幽,风雨曾为十日留。

可惜不逢文与可,冰缣写赠竺昙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山静居画竹卷三绝句(其三)

低能拂地峻摩空,叶叶枝枝意未同。

绝似髯苏尚圆劲,扫除江左七贤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