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天慢.送春

深深庭院,正绿肥红瘦,几番梅雨。

九十韶光都过了,引起离思千缕。

燕语添愁,莺声做暖,无计留春住。

依稀梦醒,谁将心事低诉。

回首芳草天涯,王孙去也,消息知何处。

难道东风真有脚,踏碎落红无数。

豆蔻歌残,蔷薇香冷,寂寞扃朱户。

匆匆一别,添人多少情绪。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壶中天慢·送春》由清代词人吴兰畹所作,情感细腻,描绘了春末时节的离愁别绪。

开篇“深深庭院”,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绿肥红瘦”、“几番梅雨”,以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时光流逝,引出“九十韶光都过了”的感慨,点明季节转换,引发离情别绪。“引起离思千缕”一句,直接抒发了心中的离愁之深。

“燕语添愁,莺声做暖,无计留春住”三句,通过燕子的呢喃和黄莺的啼鸣,反衬出春天即将逝去的无奈与不舍。接下来“依稀梦醒,谁将心事低诉”两句,以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忧虑。

“回首芳草天涯,王孙去也,消息知何处”四句,借用了“王孙”这一典故,比喻远行之人,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同时“消息知何处”也透露出对未知的担忧。

“难道东风真有脚,踏碎落红无数”一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东风以生命,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凋零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哀愁。

最后,“豆蔻歌残,蔷薇香冷,寂寞扃朱户”三句,通过“豆蔻”、“蔷薇”等意象,象征青春的消逝与爱情的终结,而“寂寞扃朱户”则直接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封闭。

“匆匆一别,添人多少情绪”结尾,以简练的语言总结全词,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内心复杂的情绪。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离别之痛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4)

吴兰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

已是伤离别。更那堪、风风雨雨,助人凄切。

宝鼎香寒银烛暗,远梦迷离难觅。

听破晓、流莺声滑,似说金门人待漏,负香衾、一样工愁绝。

身千里,寸心折。天涯驿使迟消息。

倚栏杆、腰肢盈握,祗应自惜。

三五良宵团圞影,相对可怜遥夕。

算只有、啼痕凝碧。

目极苍茫云树外,料鞭丝、空袅斜阳陌。

魂消处,共谁说。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凤凰台上忆吹箫.秋夕

凉魄孤悬,暗虫低诉,纱笼篆缕空凝。

正鹤寥琴寂,絮语馀温。又是商飙做冷。

声声雁,凄断湘滨。阑干倚,新愁旧梦,付与诗魂。

青青。镜中鬓影,瘦损一丝丝,晕上秋痕。

只药炉茶鼎,静伴寒灯。

多少腻红剩绿,恁耐得、风雨朝昏。

晶帘悄,微吟浅醉,莫道酸辛。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点绛唇.即景

剪剪春寒,绿杨如梦花如笑。数声啼鸟。

帘幕东风峭。九十韶光,一半空过了。闲吟啸。

夕阳芳草。到眼添诗料。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送春

满地榆钱,笑伊难买春光住。落花飞絮。

脉脉添愁绪。春去春来,试问归何处。垂杨树。

几番烟雨。绿遍江南路。

形式: 词牌: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