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其八)和刘自昭俾寿之词

宝扇驱纤暑。又凄凉、蒲觞菰黍,异乡重午。

巧索从来无人系,惟对榴花自语。

也何用、讴秦舞楚。

生愧孟尝搀一日,叹三千、客汗挥成雨。

如伯始,谩台傅。循环浩劫无终古。

但坤牛、乾马抽换,是长生谱。

安得笺天天便许,归炼金翁木父。

问海运、争如穴处。

一笑流行还坎止,算陈陈、往事俱灰土。

南墅鹤,相思主。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潜的《贺新郎·其八》。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描述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他感到凄凉和孤独,因为他身处异乡,心中充满了对故土的思念。他提到“巧索从来无人系”,可能是在表达自己的孤独感,连美丽的榴花也只能与之相对而已,而不能真正陪伴。

诗中的“讴秦舞楚”一句,显示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怀念。接着,“生愧孟尝搀一日”,则是表达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与伟大人物相提并论的自谦之情。

“叹三千、客汗挥成雨”这句,可能是在形容诗人因思念故乡而感慨万分,以至于泪如溪流。接下来的“如伯始,谩台傅”则可能是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不满。

“循环浩劫无终古”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轮回、世事无常的感慨。而“但坤牛、乾马抽换,是长生谱”则是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长生不老的心愿。

最后,“安得笺天天便许,归炼金翁木父。问海运、争如穴处。”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片心灵的栖息之所,而“一笑流行还坎止,算陈陈、往事俱灰土。”则是在表达一种对过往的释然和放下。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哨遍.括兰亭记

在晋永和,癸丑暮春,初作兰亭会。

集众贤,临峻岭崇山,有茂林修竹流水。

畅幽情,纵无管弦丝竹,一觞一咏佳天气。

于宇宙之中,游心骋目,此娱信可乐只。

念人生相与放形骸。或一室晤言襟抱开。

静躁虽殊,当其可欣,不知老至。然倦复何之。

情随事改悲相系。俯仰间遗迹,往往俱成陈矣。

况约境变迁,终期于尽,修龄短景都能几。

谩古换今移,时消物化,痛哉莫大生死。

每临文吊往一兴嗟。亦自悼不能喻于怀。

算彭殇、妄虚均尔。今之视昔如契,后视今犹昔。

故聊叙录时人所述,慨想世殊事异。

后之来者览斯文,将悠然、有感于此。

形式: 词牌: 哨遍

桂枝香

三年海国。又荏苒素秋,天净如沐。

凄砌寒蛩暗语,杵声相续。

梧桐一叶西风里,对斜阳、好个团簇。

老香堂畔,苍然古桧,无限心曲。叹石室、棋方半局。

便时换人非,光景能蹙。千古鸱夷,尚恐欠些归宿。

倚空笑把轮云事,付坤牛、乾马征逐。

且巴重九,昭亭句溪,杖藜巾幅。

形式: 词牌: 桂枝香

浣溪沙(其三)再用韵

海棠已绽牡丹芽。犹有东君向上花。

不须惆怅怨春华。

装缀园林新景物,推敲风月旧情怀。

也饶浪蕊与浮葩。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二)和谦山

春岸春风荻已芽。推排春事到芦花。

只应推上鬓边华。

投老未归真左计,久阴得霁且舒怀。

红红白白有残葩。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