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寄章采芝》,是明代诗人王绂所作。诗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只说暂违去,如何竟不来”,开篇即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约定仅是暂时的,但友人却迟迟未归,让诗人感到疑惑和不解。这种情感的转折,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也流露出等待中的焦虑与期待。
颔联“莫非多契合,从是久徘徊”,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友人迟迟不归的原因。诗人猜测是否因为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默契与理解,使得友人陷入了长时间的犹豫与徘徊之中。这一联通过设问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深度的思考,同时也透露出对友人行为背后复杂心理状态的敏感洞察。
颈联“笑傲风前榻,歌停月下杯”,描绘了一幅友人在风中畅谈、月下沉醉的画面。这里的“笑傲”不仅指友人的豪放洒脱,更暗含着诗人对友人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与羡慕。同时,“歌停月下杯”则暗示了友人此刻内心的某种沉思或感慨,为下文的转折埋下了伏笔。
尾联“却忧鲈正美,归兴又将催”,在诗意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由对友人悠闲生活的羡慕,转而担忧起友人是否因家乡鲈鱼的美味而生出强烈的归乡之心。这一担忧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故乡和亲情的深厚情感。同时,“归兴又将催”一句,既是对友人可能归心似箭的预感,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相聚时刻即将来临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相聚时刻的热切期待,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自由、故乡等主题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