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月.题孤山放鹤图

巢居不锁仙心,弄远影褊褼,绛霄风稳。

素裳缟袂,澄湖十里,翠峰千仞。

圆吭清响递,更两两、瑶笙松吹引。

尽恋著、岭畔梅花,肯说玉京飞近。

软红我尚淹留,叹蕙帐尘空,怨怀谁讯。

故园秋矣,缡褷瘦翮,不堪重认。

芝田归有路,但倦羽、商量期未准。

枉回首、梦里青山,白云无尽。

形式: 词牌: 西湖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凡脱俗的画面,通过“巢居不锁仙心”开篇,巧妙地将人与自然、仙与凡的界限模糊,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接下来,“弄远影褊褼,绛霄风稳”,以动态的光影和稳定的天空风,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静谧与和谐。

“素裳缟袂,澄湖十里,翠峰千仞”三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洁白的衣裳、清澈的湖水和高耸的翠峰,展现了自然界的纯净与壮丽。接着,“圆吭清响递,更两两、瑶笙松吹引”,通过鸟鸣与松风的交织,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仿佛能听到自然界的乐章。

“尽恋著、岭畔梅花,肯说玉京飞近”两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对更高境界的向往。“软红我尚淹留,叹蕙帐尘空,怨怀谁讯”则抒发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故园秋矣,缡褷瘦翮,不堪重认”四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芝田归有路,但倦羽、商量期未准”则暗示了回归内心平静的愿望,但又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枉回首、梦里青山,白云无尽”以梦境结束,既是对过往美好的追忆,也是对未来可能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主题。

收录诗词(402)

周之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 字:稚圭
  •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公元1782年~1862年

相关古诗词

陌上花.七夕

双星寄语红罗,亭上旧香谁采。

丽句南唐,吹冷半空仙籁。

当时恨与东流去,容易朱颜催改。

庆长生、唱出凤箫一曲,闷持罗带。

话前因、梦里填桥乌鹊,那见纤云飞盖。

片石支机,还是聘钱难贷。

占丝钿合空相约,孤负西楼人待。

但清秋、认取梧桐深院,赋情犹在。

形式: 词牌: 陌上花

念奴娇

翠奁亭畔,话西风、一笛清游曾记。

已是离愁消未尽,禁得危栏重倚。

别浦凝阴,回塘弄晚,摇漾沧洲意。

前番衰柳,向人还又憔悴。

长恨千里关山,南云不见,见苍烟无际。

帽影缁尘江上路,多分霜丝难理。

潮落秋生,水凉梦远,休唤眠鸥起。

相思何许,白萍红蓼乡里。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解连环.雪意

画檐岑寂。送寥空倦眼,乱鸦飞急。

护冻云、戏玉犹悭,任剪取凤翎,不成抛掷。

睡起痴龙,但小试、残年风色。

照银灯点点,絮粉泪痕,何处相识。幽寻灞桥路隔。

对薰炉篆缕,清梦难觅。

做几番、酒醒天寒,唤山寺夜钟,水楼长笛。

万里苍茫,倩谁问、飞琼消息。

折梅花、故人故里,寄愁未得。

形式: 词牌: 解连环

解连环

驿尘三辅。向邮亭系马,晚钟敲雨。

看荒垣、几日清秋,恰疏柳当门,暗牵离绪。

半枕浮生,问短梦、今宵何处。

任吟笺香冷,画浊泪深,归思难赋。滹沱去程记否。

料重寻往迹,爪印非故。

尽思量、南走邯郸,盼漳水铜台,旧乡云树。

唤客山灵,又相约、明朝西去。

寄愁心、雁飞雁落,夜长自语。

形式: 词牌: 解连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