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香山寺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首句“闻道香山寺,龙宫倚石岑”以传说中的龙宫与险峻的山峰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雄伟的氛围。接着,“泉声来树杪,云气接峰阴”通过生动的听觉和视觉描写,展现了山中清泉潺潺、云雾缭绕的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幽静的自然之中。
“路袅丹梯峻,檐窥碧涧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登山之路的蜿蜒曲折与高耸入云的峭壁,以及从寺庙高处俯瞰深邃的碧绿山涧,既展示了地理环境的险峻,也暗示了修行者追求精神高度的艰难过程。最后,“无能陪妙躅,延望发孤吟”表达了诗人因身体原因未能亲自体验这番壮丽景色的遗憾,同时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向往和赞美之情,通过“孤吟”这一动作,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之美融为一体,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意境。
整体而言,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香山寺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壮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寄托了其对超然物外、心灵自由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