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舍下笋穿壁,庭中藤刺檐。
地晴丝冉冉,江白草纤纤。
这是一首描绘深秋景象的诗,充满了静谧与寂寞之感。首句“舍下笋穿壁”,写的是竹笋从地面破土而出,甚至穿透了房屋的墙壁,显示了生机勃勃的生命力。第二句“庭中藤刺檐”则描绘了庭院中的爬山虎或者其他攀援植物紧密地缠绕在屋檐上,给人一种被繁茂绿意覆盖的感觉。
第三句“地晴丝冉冉”,用“丝冉冉”形容地面上的露水或轻纱般的地气,表达了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早晨场景。最后一句“江白草纤纤”,则是对江边草色的描写,“白”色可能指的是草花盛开或者秋草经霜后的颜色变化,而“纤纤”则形容草的细长和柔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秋日场景。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画面,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自然景观相结合,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
鸟栖知故道,帆过宿谁家。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