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若人虽不谤尊经,造众恶业无惭愧。
临终遇劝念弥陀,生彼十劫得初地。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遵式的《十六观经颂·下品上生观第十六》。诗中表达了对那些虽然没有公开诋毁佛教经典,但内心充满罪恶而不自知的人的警示。他们即使在面临死亡时,如果能被劝导念佛,还有可能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得到初地的果位。诗的主题围绕着佛教的因果观念和修行的重要性,强调了内心的忏悔与善行对于死后命运的影响。
不详
有作五逆十恶业,应堕地狱受诸苦。
临终遇劝念弥陀,决定超生于彼土。
若有众生犯众戒,盗取僧祇三宝物。
临终遇劝念弥陀,一念顷间生彼国。
受持五戒八戒斋,修行诸戒回向愿。
命终生彼闻法音,应时即得阿罗汉。
孝养父母行仁义,临终复遇善知识。
广说弥陀大愿因,屈伸臂顷生彼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