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任太博归省西都

人言少保持家谨,载见西京万石君。

子舍今归浣裙切,里门重戒下车勤。

田园一一能为计,僮仆欣欣亦有闻。

我负洛阳山水久,试因行色寄嵩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人们常说要节俭持家,我见到京城的万石君便是如此。
你的居所如今回归,洗衣之事尤为迫切,进出里门都要谨慎勤劳。
你对田园琐事都已安排妥当,仆人们也充满欢喜,听闻你的吩咐。
我长久未能亲近洛阳山水,这次出行,就让我的心随嵩山之云寄托吧。

注释

人言:人们的普遍看法。
少保持家:节俭持家。
谨:谨慎。
西京:京城(这里指长安)。
万石君:形容节俭的人。
子舍:你的住所。
归:回归。
浣裙切:洗衣之事紧急。
里门:村庄入口。
戒:告诫,谨慎。
下车勤:进出频繁,行动勤快。
田园一一:对田园的细致规划。
能为计:都能妥善处理。
僮仆:仆人。
欣欣:欢喜的样子。
闻:听到。
负:辜负。
洛阳山水:洛阳的山水风景。
久:长久。
试因:试着通过。
行色:出行的行程。
寄嵩云:寄托在嵩山的云雾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送任太博归省西都》,表达了对友人任太博返回西京省亲的祝福和对田园生活的赞赏。首句“人言少保持家谨”,以他人之言开篇,强调了家庭的严谨与持家之道。接着,“载见西京万石君”描绘了任太博的威望,如同万石之重,令人敬仰。

“子舍今归浣裙切”,通过“浣裙切”这一细节,形象地写出友人归家后勤劳持家的情景,体现了家庭温馨的一面。“里门重戒下车勤”,进一步赞美了任太博下车伊始就表现出的勤勉态度,显示出他对家乡的重视和责任感。

“田园一一能为计”,表达了对友人治家有方、规划周全的赞赏,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僮仆欣欣亦有闻”,侧面烘托出任太博的管理才能,连家中的僮仆也感到欢欣鼓舞。

最后,“我负洛阳山水久”,诗人自谦未能常伴洛阳山水,流露出对友人的羡慕和对自己未能尽享山水之情的遗憾。“试因行色寄嵩云”,以寄情于嵩山云雾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归省的美好祝愿,希望他此行能带去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赞扬了友人的品德与才能,又寄托了自己的情感,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送别佳作。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刘十往荆渚

临水一太息,解舟当落晖。

上楼人已远,极目鸟空飞。

荆楚时方晏,江湖客未归。

定知吟忆处,林外月光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刘子思殿丞宰巫山

千里向巴东,青山不可穷。

峡猿初入听,蛮语未全通。

暮雪思梁国,朝云识楚宫。

吏人迎拜处,嘶马入丹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刘元忠学士归陈州省亲

芸香閒秘秩,苏合著新裘。

公子言归日,天王赐问优。

治分周太宰,礼重汉诸侯。

拜庆无如乐,黄金作酒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刘比部

青山夜来雨,溪水已潺湲。

侵晓桂旗动,伤离蘋渚前。

百壶临祖道,两桨破春烟。

旧业西河上,归心向日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