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秋兴八首中秋十九日,暂回村庄而作(其二)

禾黍离离芦荻斜,裹头遗老问京华。

共传淮水吹商律,却指张星望汉槎。

宛转牛阑通夜柝,参差牧笛咽霜笳。

浊醪更酌邻鸡下,挂壁龙身夜吐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中秋回乡时所见的乡村景象与内心情感。首句“禾黍离离芦荻斜”以自然景物起笔,展现出一片成熟的稻田与倾斜的芦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接着,“裹头遗老问京华”一句,通过一位老人询问京城的情况,引出了对过往繁华与现实落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共传淮水吹商律,却指张星望汉槎”两句,运用了淮水与星象的意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淮水吹动商律(古代乐器,此处借指季节变化),暗示着季节更迭;张星望汉槎,则是借用了古代航海的传说,暗喻对远方或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探索。

“宛转牛阑通夜柝,参差牧笛咽霜笳”描绘了夜晚村庄的宁静与祥和,牛栏中传来断续的敲击声,牧笛在霜笳的伴奏下低沉悠扬,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淳朴与和谐。

最后,“浊醪更酌邻鸡下,挂壁龙身夜吐花”两句,以饮酒和夜景作为结尾,既体现了诗人与乡邻之间的温馨情谊,也寓意着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找到乐趣与美好。浊酒虽不名贵,但在月光下与友人共享,别有一番风味;而“挂壁龙身夜吐花”,则可能是一种象征,寓意着即使在看似平凡的事物中也能发现不平凡的美好,或是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景色和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时间、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265)

钱谦益(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蒙叟。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 字:受之
  • 号:牧斋
  • 籍贯:东涧老
  • 生卒年:1582—1664

相关古诗词

后秋兴八首中秋十九日,暂回村庄而作(其三)

五岭三湘皓景晖,西方谁谓好音微?

乌瞻华屋谋重止,燕语雕梁悔别飞。

妖鼠浮江占地改,岁星去国报天违。

高曾奕叶恩波在,忍忘乘坚与策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后秋兴八首中秋十九日,暂回村庄而作(其四)

起手曾论一着棋,明灯空局暗生悲。

萧疏齿发凋残日,突兀乾坤赌赛时。

海水怒飞龙起急,天梁横截雁来迟。

盘鍉大有中原约,酌酒加餐慰尔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后秋兴八首中秋十九日,暂回村庄而作(其五)

警跸遥闻出楚山,奋飞直欲诣行间。

荒墩木叶谁家戍?浅水芦花何处关?

未得星驰追御宿,只凭露布涴愁颜。

腐儒错莫从人笑,迟暮犹论耿邓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后秋兴八首中秋十九日,暂回村庄而作(其六)

头白那禁更白头,况逢秋月又添秋。

笛飞瓜步空传恨,刀剪吴淞始断愁。

半壁东南馀虎兕,百年臣子总凫鸥。

兔园断烂芝麻鉴,临极犹闻起一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