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胡苇杭韵

连作湖山五日游,沙鸥惯识木兰舟。

清风寒日荒城晚,燕子梨花细雨愁。

赐火恩荣皆旧梦,禁烟风景似初秋。

凤丝龙竹繁华意,犹为西林落日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仇远的《次胡苇杭韵》,他以湖山游历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与回忆。首句“连作湖山五日游”描绘了诗人连续五天在湖光山色中畅游的惬意,沙鸥相伴,木兰舟轻摇,显得自然和谐。

第二句“沙鸥惯识木兰舟”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人与自然的亲近,沙鸥对诗人乘坐的木兰舟习以为常,寓意诗人在此地的流连忘返。接下来,“清风寒日荒城晚”描绘出傍晚时分,荒凉古城在清风寒日下显得更加寂静,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燕子梨花细雨愁”借景抒情,燕子、梨花和细雨共同构成一幅凄美的画面,诗人借此表达内心的愁绪。第五句“赐火恩荣皆旧梦”暗示过去的荣华富贵如过眼云烟,如今只剩下回忆。“禁烟风景似初秋”则将眼前景色与初秋的宁静相联系,寓含时光流转的感慨。

最后两句“凤丝龙竹繁华意,犹为西林落日留”以音乐和美景收尾,凤丝龙竹演奏的繁华乐章似乎还在耳边回荡,而西林的日落又勾起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深深留恋。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山水游赏的愉悦,又有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淡淡哀愁。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陪戴祖禹汎湖分韵得天字

冉冉夕阳红隔雨,悠悠野水碧连天。

山分秋色归红叶,风约蘋香入钓船。

钟鼓园林已如此,衣冠文物故依然。

当歌对酒肠堪断,倒著乌巾且醉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集庆寺

平生三宿此招提,眼底交游更有谁。

顾恺漫留金粟影,杜陵忍赋玉华诗。

旋烹紫笋犹含箨,自摘青茶未展旗。

听彻洞箫清不寐,月明正照古松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山居杂诗六首(其六)

鹭影兼秋静,蝉声带晚凉。

陂长留积水,川阔尽斜阳。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山居杂诗六首(其一)

瘦竹藤斜挂,丛花草乱生。

林高风有态,苔滑水无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