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歊台六首(其六)

宋武当年迹已陈,荒台寂寞几经春。

一番栋宇从头葺,四面轩窗入眼新。

陡觉江山增气象,更添风月愈精神。

老夫无处逃炎暑,领客时来一岸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宋代武帝的功业已成往事,那座荒废的高台历经了多少个春天的寂寞。
如今重新修缮了整个建筑,四周的窗户都焕然一新。
突然间,江山的景色更加壮丽,月色和清风也显得更有生气。
年迈的我无处躲避炎热,只能偶尔带领客人,披着轻便的头巾来到这里纳凉。

注释

当年:过去的时代。
迹:事迹。
荒台:废弃的高台。
寂寞:孤独、寂静。
经:经历。
葺:修缮。
轩窗:窗户。
新:崭新。
陡觉:突然感到。
江山:山河。
气象:景象。
风月:月色和清风。
精神:生机。
炎暑:酷暑。
岸巾:轻便的头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古迹的怀念和自然美景的欣赏。"宋武当年迹已陈,荒台寂寞几经春"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时间流逝,曾经繁华的地方如今已成空壳,只剩下荒凉与寂寞。"一番栋宇从头葺,四面轩窗入眼新"则是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重建或修缮建筑物,从而重新点亮了这个地方的生机。

接下来的"陡觉江山增气象, 更添风月愈精神"表明了诗人对周遭自然景观的感受。这里“江山”的意象,不仅指实景,更蕴含着文化和历史的厚重意味。诗人的情感随着这番变化而变得更加昂扬。

最后两句"老夫无处逃炎暑,领客时来一岸巾"则是诗人在炎热夏日中无法避免酷暑,只好邀请朋友们一同到河岸边来纳凉。这里的“一岸巾”可能指的是简单的休憩之所,也暗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操。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回顾、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淡定与从容。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凌歊台六首(其五)

百尺台前万顷宽,风烟缥缈隔尘寰。

天浮江水兼湖水,云抹淮山与楚山。

景物宛如图画里,星河祇在户庭间。

登临莫作悲秋意,且对黄花一解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凌歊台六首(其四)

黄山高处敞层台,伊昔规模想壮哉。

江上依然双阙在,日边不见六龙来。

落花啼鸟空遗恨,翠竹青松且漫栽。

先是老怀多感慨,每来吊古一兴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凌歊台六首(其三)

簿书终日困拘挛,每到凌歊意豁然。

千里日光斜照水,一川草色远连天。

青山顶上玄晖宅,采石江头太白船。

俱在目中浑可乐,何妨时复一扬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凌歊台六首(其二)

万里清光绝点尘,别来经岁镇如新。

恨居平地去天远,喜上高台与月亲。

正好赏心拚酩酊,不堪怀古倍酸辛。

向来登此知何限,传到如今有几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