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山水

海国霁烟景,长林气鸿濛。

遥峰积翠起千丈,九天秀出金芙蓉。

石泉淙淙洒风雨,银河半落横苍穹。

恍疑身坐天姥下,万壑五月生寒风。

对此发长啸,逸气凌丹虹。

閒移轻棹入空碧,武陵尽处缘源穷。

鸥沙潮落见溪钓,鹤林月上闻烟钟。

以兹便欲赋归去,孤琴未许来相从。

始知幸接明盛世,谁能敛迹对尘踪。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海国的烟景、长林的鸿濛之气、遥峰的翠色以及九天之上的金芙蓉,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石泉的潺潺声仿佛与风雨共舞,银河的倒影在苍穹中横跨,让人仿佛置身于天姥山之下,感受着五月的寒风。

诗人通过“恍疑身坐天姥下”一句,表达了自己仿佛进入了仙境般的感受,而“万壑五月生寒风”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现实的体验。面对如此美景,诗人的反应是“对此发长啸”,其逸气直冲丹虹,展现出诗人内心的豪情与自由。

接着,诗人想象自己划着轻舟,穿越空碧的水面,探寻武陵源的尽头,与鸥鸟、潮水、溪钓、鹤林和烟钟交织的景象融为一体。这不仅是一次自然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探索,诗人渴望在这片纯净之地找到归宿。

最后,诗人表达了想要“赋归去”的愿望,但又因“孤琴未许来相从”,似乎有所犹豫。这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矛盾。然而,他最终意识到自己有幸生活在“明盛世”,不应沉溺于尘世的琐碎,而是要保持高洁,不受世俗所累。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在追求精神自由与归隐生活之间的复杂心理状态。

收录诗词(63)

陈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峡流泉题赠九龄文学

蜀江之水何雄哉,奔腾疑从天上来。

飞流直下几千丈,大壑五月鸣风雷。

飘然一望失西北,巫峡清秋起寒色。

声撼长川白日寒,气蒸大漠青冥黑。

我时曾向锦城游,观涛独上瞿塘舟。

划然长啸震林谷,短箫呜咽回中流。

与君对此嘉兴发,便欲因之泛溟渤。

好挟飞仙汗漫游,孤篷醉倚西江月。

形式: 古风

舟次武陵书别龚章二友

驰马下金陵,买棹上湖鄂。

扬帆十日过临皋,春风三月登黄鹤。

黄鹤楼前江水春,春光淡荡堪娱人。

同舟有客来相访,执手宛若平生亲。

知君不学悠悠者,宁甘遁迹衡门下。

落笔词章接惠连,壮游湖海踪司马。

以兹遇我情最多,长吟击筑气偏豪。

洞庭纵酒看月色,梦泽推篷望雪涛。

人生所贵在知己,结交在结青云士。

那能回首叹萍蓬,况乃立身志弧矢。

同舟直到武陵城,桃花夹岸春霞明。

临流慷慨一为别,云树茫茫不尽情。

形式: 古风

夜泊钓龙台

烟村带晚景,落日驻征桡。

夜色海中月,秋声江上潮。

鱼灯连水岸,霜月映枫桥。

明发频回首,乡山别望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落屴峰性上人山房

听梵来山寺,逢僧宿石楼。

风泉行处满,花竹坐来幽。

别涧钟声晚,空潭树影秋。

东林微月白,相送虎溪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