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李鍊师所居

麻姑古貌上仙才,谪向莲峰管玉台。

瑞气染衣金液启,香烟映面紫文开。

孤云尽日方离洞,双鹤移时只有苔。

深夜寂寥存想歇,月天时下草堂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麻姑仙子容貌古朴,犹如上天仙女降临,被贬谪到莲花山峰管理玉台。
她的祥瑞之气染遍衣裳,如同金液开启,香气缭绕,脸庞映照出紫色纹饰。
她独自的云彩终日环绕在洞穴,只有青苔陪伴着她,时间仿佛静止。
夜晚寂静,她的思绪暂时停歇,月亮有时会从天空洒落,照亮她的草堂。

注释

麻姑:对仙人的称呼,这里指代仙子。
谪:贬谪,指神仙被贬下凡。
莲峰:象征高洁之地,莲花山峰。
玉台:可能指仙境中的平台或宝座。
瑞气:吉祥的云气,常用来形容神仙的祥瑞。
金液:比喻仙界的珍贵液体。
紫文:紫色的纹理,可能指仙人肌肤上的神秘图案。
孤云:孤独的云彩,形容仙子的孤独状态。
苔:青苔,象征长久无人打扰。
深夜:夜晚的深处。
寂寥:寂静而空旷。
存想:深思熟虑,想象。
草堂:简陋的居所,此处指仙子的居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女麻姑在莲峰管玉台的超凡景象。"古貌上仙才"表明麻姑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具有超凡脱俗的才能。"谪向莲峰管玉台"则是说她被贬官到了这个地方。

接下来的两句"瑞气染衣金液启,香烟映面紫文开"形象地描绘了仙女周围祥瑞之气和她所使用的仙药或珍宝散发出的光芒,这些都映照在她的脸上,使得她的容颜更加美丽。

"孤云尽日方离洞,双鹤移时只有苔"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情景。仙女居住的地方,连云彩都是孤独地飘荡,直到日落时分才离开她的洞府。而她与世隔绝,只有偶尔飞过的双鹤,以及生长在石上的苔藓作伴。

"深夜寂寥存想歇,月天时下草堂来"表达了诗人在深夜安静无声的情况下,心中存留着对仙女的向往之情。这种情感随着月光的降临而平息,而诗人的内心也渐渐趋于宁静。

这首诗通过对华山李鍊师所居环境和仙境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道家理想和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皮日休在唐代社会中对于逃离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华亭鹤闻之旧矣及来吴中以钱半千得一只养之殆经岁不幸为饮啄所误经夕而卒悼之不已遂继以诗南阳润卿博士浙东德师侍御毗陵魏不琢处士东吴陆鲁望秀才及厚于予者悉寄之请垂见和

池上低摧病不行,谁教仙魄反层城。

阴苔尚有前朝迹,皎月新无昨夜声。

菰米正残三日料,筠笼休碍九霄程。

不知此恨何时尽,遇著云泉即怆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孙发百篇将游天台请诗赠行因以送之

孙子荆家思有馀,元戎曾荐入公车。

百篇宫体喧金屋,一日官衔下玉除。

紫府近通斋后梦,赤城新有寄来书。

因逢二老如相问,正滞江南为?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扬州看辛夷花

腊前千朵亚芳丛,细腻偏胜素柰功。

螓首不言披晓雪,麝脐无主任春风。

一枝拂地成瑶圃,数树参庭是蕊宫。

应为当时天女服,至今犹未放全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早春以橘子寄鲁望

个个和枝叶捧鲜,彩凝犹带洞庭烟。

不为韩嫣金丸重,直是周王玉果圆。

剖似日魂初破后,弄如星髓未销前。

知君多病仍中圣,尽送寒苞向枕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