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楚歌声里霸图空,匹马归来势自雄;
四百年余炎火断,谁知隆准一重瞳!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煌言的《经乌江二首(其一)》中的一句,描绘了楚汉争霸时期的历史场景。"楚歌声里霸图空",以乌江边的楚歌声为背景,暗示了项羽的失败和楚国霸业的破灭,显得苍凉而悲壮。"匹马归来势自雄",形象地刻画了项羽单枪匹马,虽败犹荣,带着英雄末路的孤勇之气归来。接下来的"四百年余炎火断",用"炎火"比喻战争的残酷与持久,指出项羽失败后的四百年间,战火不断,历史的痕迹只剩断续的记忆。最后一句"谁知隆准一重瞳",点出项羽独特的相貌特征——隆准(高鼻梁)和重瞳(双目重瞳),暗示他的英勇与与众不同,即使在历史长河中,他的形象依然鲜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寥寥数语,勾勒出项羽乌江自刎的历史画面,表达了对这位悲剧英雄的惋惜与敬仰之情,同时也寓含了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感慨。
不详
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旌旗垓下亦堪翻,战士其如忆故园;
纵向江东收烬去,应无子弟到中原。
八尺风帆百丈牵,枞阳湖里去如烟;
江南米价秋来长,喜杀桐艚卖稻船。
沿湖下网荡湖船,网内纤鳞锦样鲜;
灯火湖边儿女笑,鱼秧种得不须田。
妾家生小住黄湓,乱挽乌云铲著裈;
九月鱼腥湖上熟,自摇兰桨过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