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儿栋代运北征(其一)

天子方自将,临边极西域。

一挥百万师,灭此而朝食。

转饷出关中,士不苦饥色。

我沐浩荡恩,愿竭疆场力。

马革可裹尸,行行何所怵。

忽闻先慈讣,一恸气欲塞。

四体软如绵,性命在呼吸。

官符火速催,同伴相促逼。

有儿立身旁,垂头但哭泣。

长跪前致词,此行是儿职。

巾帼且从军,须眉宁弗及。

结束弃儒冠,弓刀亲自执。

跃马去无踪,路旁心恻恻。

望眼远莫穷,吞声独归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顾永年的《次儿栋代运北征(其一)》描绘了一位忠勇之士在国家危难之际,响应天子号召,准备远赴西域作战的情景。诗中展现了主人公的豪情壮志和家国情怀,他虽面临丧母之痛,但仍毅然决定以疆场为职,视死如归。他鼓励儿子继承自己的使命,甚至不惜放下书生身份,拿起武器,表现出强烈的家教与担当。

诗的开头两句“天子方自将,临边极西域”点明了背景,接着通过“一挥百万师,灭此而朝食”展现了军队的气势和决心。然而,个人的亲情纠葛也穿插其中,“忽闻先慈讣,一恸气欲塞”,显示出家庭的悲痛。然而,面对国事,他毅然决然,催促儿子“巾帼且从军”,体现出一种高尚的牺牲精神。

最后几句“跃马去无踪,路旁心恻恻”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诗人内心充满矛盾与不舍,但为了国家大义,只能强忍悲痛,独自返回。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壮志豪情,又有亲情的温情,展现了清末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

收录诗词(8)

顾永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儿栋代运北征(其二)

生儿廿岁余,教养无一善。

既失阿母欢,父亦罕见面。

寒不曾暖衣,饥不曾饱饭。

虽负读书名,谁与给笔砚。

所生尚如此,何况疏与远。

儿命本来穷,父又遭谪谴。

徒步出长城,三载忘其倦。

方喜共生还,谁料复征战。

禾黍或不登,荑稗时亦荐。

乃知秋实成,不在种贵贱。

形式: 古风

次儿栋代运北征(其三)

一龄父见背,无知人所怜。

如何白头子,有母抱终天。

六旬顾复恩,尽付东流川。

堂虚不敢登,衣敝不敢牵。

苟知母已死,思归亦徒然。

哀哉欲重见,非梦即黄泉。

养儿空令老,何如早弃捐。

栋也代父行,匹马走燕然。

忘躯冒矢石,一往更无前。

惭愧我为子,反不如汝贤。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次儿栋代运北征(其四)

我居辽东西,三月冰尚涸。

况涉漠北庭,草木萌未吐。

千里拥流沙,马嘶不敢渡。

朔风昼悲号,黄尘蔽欲暮。

所仗童仆亲,苦与乐相顾。

小心事长官,莫更逢其怒。

汝当少壮年,风霜非所虑。

所虑情性疏,未必谙世故。

出门尽荆榛,有罪孰肯恕。

岂乏老成人,药石语无误。

志不图封侯,图此骨肉聚。

安得柴桑翁,归来及早赋。

形式: 古风

谒方景二公祠墓

苍松吼灵雨,白日摇孤光。

宗臣俨像设,肃拜趋祠堂。

成王周公辨,大义声雷硠。

精诚动星象,袍笏飞秋霜。

当时弃朽骨,匿迹埋山冈。

后来公是非,何曾恕文皇。

年号削建文,瓜蔓屠忠良。

一死明大义,万古扶纲常。

钟山石马蹲,孝陵寝殿荒。

云旓肃奔扈,千载遥相望。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