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郑练师归故山

元与玄俱妙,全无事可轻。

路依苍石转,房与碧云平。

鹤露收残梦,桃风析晚酲。

西窗留与我,却去事弥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道的本质和深奥都极美妙,无需轻易对待任何事物。
道路沿着青色的石头蜿蜒,房屋与碧绿的云彩相齐平。
白鹤的露水洗净了夜晚残留的梦境,桃花的微风吹散了早晨的酒意。
西边的窗户特意为我而留,离去后事情反而更加清晰明了。

注释

元:道的本质。
玄:深奥。
事可轻:无需轻易对待的事物。
路依:道路沿着。
苍石:青色的石头。
房与碧云平:房屋与碧绿的云彩平行。
鹤露:白鹤的露水。
残梦:夜晚残留的梦境。
桃风:桃花的微风。
晚酲:早晨的酒意。
西窗:西边的窗户。
留与我:特意为我留下。
弥明:更加清晰明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似孙所作的《桐柏郑练师归故山》。诗中通过描绘郑练师回归故山的场景,展现了其超然物外的境界和隐逸生活的宁静。"元与玄俱妙,全无事可轻"两句,寓言了道家的无为而治,强调了心境的空灵与对世俗事务的淡泊。"路依苍石转,房与碧云平"描绘了山路的曲折与居所的高洁,暗示了修行者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鹤露收残梦,桃风析晚酲"进一步渲染出清晨的清新氛围,寓意着练师的生活如梦如幻,晨起精神焕发。最后两句"西窗留与我,却去事弥明"表达了诗人对练师的羡慕与对超脱生活的向往,也暗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思。整体上,这首诗富有禅意,体现了宋代理学与道教思想的交融。

收录诗词(188)

高似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清康熙《鄞县志》卷一○),一说馀姚(今属浙江)人(清光绪《馀姚县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任校书郎,出知徽州,迁守处州。宁宗庆元六年(一二○○)通判徽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为著作佐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知处州。晚家于越,为嵊令史安之作《剡录》。有《疏寮小集》、《剡录》、《子略》、《蟹略》、《骚略》、《纬略》等。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翼》卷二九

  • 字:续古
  • 号:疏寮
  • 生卒年:1158—1231

相关古诗词

桑世昌泽卿归天台

且入西陵抖素衣,寒灯犹有雁相依。

月僵积雪和梅冻,天拆残星背斗飞。

书策不堪供世用,江山何肯笑人归。

赤城仙伯皆吾辈,为带诗行问子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寄桐柏山王尊师

犹道中峰浅,重新入翠微。

读书呼鹤听,洗砚待猿归。

近瀑青松湿,朝阳紫朮肥。

逢仙归又晚,行得健如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琼台西路

一夜天台雨,青鞋蹋尽沙。

添将清瀑水,湿尽碧桃花。

涉涧锄生朮,和云嚼野茶。

便无仙骨分,不敢更思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答宇文文学

无能应俗苦皇皇,诗不惊人笔事荒。

天下无山如饭颗,人间有水自沧浪。

左杯右蟹一舟足,早韭晚菘三亩强。

莫谓觉来亡可嗜,逢人犹自觅花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