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乙酉西山讫事悼亡二首(其一)

渺渺箜篌梦,茫茫石镜缘。

断弦终莫续,浮沫更堪怜。

湿土新阡雨,啼鸦老树烟。

一声邻笛起,凄咽泪如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遥远的箜篌梦,无边的石镜之恋。
断了的琴弦无法修复,漂浮的泡沫更令人怜悯。
雨打湿的新坟旁,老树上乌鸦哀啼。
邻家笛声响起,悲凉如泉水涌出泪水。

注释

渺渺:形容遥远或模糊。
箜篌:古代弦乐器。
茫茫:形容广大无边。
石镜:古老的圆形镜子,象征着时光或回忆。
断弦:损坏的琴弦。
续:接续。
浮沫:比喻短暂或虚幻的事物。
湿土:湿润的土地。
新阡:新建的墓道。
啼鸦:哀鸣的乌鸦。
老树:年代久远的大树。
邻笛:来自邻居的笛声。
凄咽:悲凉哽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瑞的《十月乙酉西山讫事悼亡二首(其一)》中的片段,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亡者的深深怀念和哀悼之情。"渺渺箜篌梦"描绘了对逝去者如箜篌般悠远而美好的回忆,"茫茫石镜缘"则象征着与亡者难以再续的缘分,如同石镜中破碎的倒影。"断弦终莫续"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无法弥补的遗憾。

"浮沫更堪怜"以水面上的泡沫比喻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湿土新阡雨"则暗示着墓地的湿润和哀思的氛围。"啼鸦老树烟"通过乌鸦的哀鸣和老树的孤寂,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景象。最后两句"一声邻笛起,凄咽泪如泉"以邻家的笛声勾起诗人内心的悲痛,泪水如泉水般涌出,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悼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亡者的怀念和失去亲人的悲痛。

收录诗词(362)

徐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 字:山玉
  • 号:松巢
  • 籍贯:江西鄱阳
  • 生卒年:1255~1325

相关古诗词

三月廿夜同徐月斋读参同契次所赠诗韵以谢

天高地下物林林,生化无过阳与阴。

谁向一中窥窍妙,君于静处见几深。

蟾乌有象明生镜,桐梓何情音在琴。

正好小留论此事,可堪杜宇促归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与陈善从

出门小天下,知子欲昌诗。

庐阜孤云眼,芝山夜雨思。

勿轻千里别,动是隔年期。

万一踰淮去,毋忘橘颂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戊子元日

岁岁春风面,年年山泽儒。

不知老将至,但有醉如愚。

残雪明冈阜,新晴乐鸟乌。

身安即如愿,何必问清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马可卿弃家学道衲衣椎髻飘然有物外之思赋二诗为赠(其二)

我祖徐从事,君家马自然。

何曾绝伦谊,皆得列神仙。

四百金丹字,参同鼎器篇。

能通言外意,即此是单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