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斜风细雨不须归

莫釐山上亭如盖,纽取蒲梢作衣带。

丝烟细雨著罗窗,墨树浓山泻生绘。

农家閒记月毛生,贾舟怕见江猪拜。

是处皆将笭箸行,谁家不得刀鲚卖。

云脚才封马迹山,轻雷忽过吴淞界。

湖州万户入青煤,七十二峰如钱大。

餔糟一枕钓竿眠,不觉风波在船外。

派派烟岚刺眼眉,折折云山锁心肺。

誓将白水洗缨尘,何用浮云生肌疥。

为君屈指开元年,高冠大纛几人在。

一湾艇子一竿丝,不学成都先生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名为《赋得斜风细雨不须归》。诗中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斜风细雨中的自然美景与生活情趣。

首句“莫釐山上亭如盖”,以“莫釐山”为背景,用“亭如盖”形象地描绘了山上的亭子宛如一把巨大的伞,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雅致的氛围。接着,“纽取蒲梢作衣带”一句,巧妙地运用比喻,将蒲草编织成衣带,既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也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丝烟细雨著罗窗,墨树浓山泻生绘”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雨景的细腻与美丽。丝烟般的细雨轻轻洒落在窗户上,如同一幅水墨画般,墨色的树木和浓重的山峦在雨中显得更加生动。这里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感,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

“农家閒记月毛生,贾舟怕见江猪拜”两句,转而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农夫悠闲地记录着月下的生长,商船或许因为害怕遇见江猪而不敢靠近,这些细节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是处皆将笭箸行,谁家不得刀鲚卖”则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繁荣景象,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商业活动,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云脚才封马迹山,轻雷忽过吴淞界”两句,通过云层和雷声的变化,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湖州万户入青煤,七十二峰如钱大”描绘了湖州的繁华景象,以及远处山峰的壮丽,展现了作者对江南山水的赞美之情。

“餔糟一枕钓竿眠,不觉风波在船外”一句,通过渔翁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即使身处动荡之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

“派派烟岚刺眼眉,折折云山锁心肺”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景色的感受,烟岚云雾仿佛触动了诗人的感官,使他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誓将白水洗缨尘,何用浮云生肌疥”表达了诗人对清廉正直的追求,以及对世俗污浊的反感。

最后,“为君屈指开元年,高冠大纛几人在”两句,借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过去盛世的怀念,以及对当今社会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生活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夜卧青王峡看月

渴虹饮石夜蛟哭,寒屑霏霏洒蕲竹。

一湾净月趁斜峦,堕向龙宫写幽独。

鹍弦断尽铁槽平,石韵高寒谱不足。

头毛索索罥人长,几时买断青崖腹。

五更凉梦泊孤云,以手扪天如苍玉。

形式: 古风

出城至大别寺题壁

汉阳山上閒峦少,汉阳城中人又老。

娟眉雪齿竞浮荣,几人头上无青草。

荒坟如粟秋山下,嗷嗷鬼母诉长夜。

山中老矣头佗行,白骨堆中起精舍。

汉阳城,如掌大,壮士激矢穿城过。

试登高阁数行人,阔帽青衫凡几个。

形式: 古风

舟中夜话赠马元龙

十年不作沙头客,旧时昵好头尽白。

偶然湖海订新知,久语寒泉落幽石。

白沙著月水澄天,一面吴绡滑令碧。

垆声沸尽火销灰,不觉西窗堕寒魄。

世儿啾啾弄吻舌,豆火不光他自窄。

等閒搩手量青天,枉把虚空记寻尺。

天池九万自乘风,不以蜩鸠损劲翮。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荆州前苦雪引

鲛民老困输绡苦,私向龙宫贩云母。

百驮夜经瞿唐门,峡鬼骑鱼诉天府。

鲛户十窜九囚虏,泪不成珠天帝怒。

骨白粉焦委黄泥,至今荆州唯白土。

形式: 古风 押[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