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至大别寺题壁

汉阳山上閒峦少,汉阳城中人又老。

娟眉雪齿竞浮荣,几人头上无青草。

荒坟如粟秋山下,嗷嗷鬼母诉长夜。

山中老矣头佗行,白骨堆中起精舍。

汉阳城,如掌大,壮士激矢穿城过。

试登高阁数行人,阔帽青衫凡几个。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汉阳城的衰败景象与历史的沧桑感。开篇“汉阳山上闲峦少,汉阳城中人又老”两句,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汉阳城的荒凉与时间的流逝,山峦稀少,城中人老,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沉寂与岁月的无情。

接着,“娟眉雪齿竞浮荣,几人头上无青草”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人们在浮华生活中的追求与最终的无常。娟眉雪齿象征着年轻与美貌,而“无青草”则暗示生命的短暂与不可永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荒坟如粟秋山下,嗷嗷鬼母诉长夜”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荒坟遍布,鬼母哀嚎,长夜难眠,充满了悲凉与无奈。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

“山中老矣头陀行,白骨堆中起精舍”则展示了僧侣在山中修行的情景,与前文的荒凉形成对比,暗示了精神世界的永恒与超越物质的苦难。

“汉阳城,如掌大,壮士激矢穿城过”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汉阳城的狭小与历史的厚重,壮士激矢穿城而过,既是对英雄事迹的赞美,也隐含了历史的流动与变迁。

最后,“试登高阁数行人,阔帽青衫凡几个”以登高远眺的视角,观察到的寥寥数人,反映了社会的疏离与孤独感,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渺小与平凡。

整首诗通过对汉阳城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生、自然等多层面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历史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求。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舟中夜话赠马元龙

十年不作沙头客,旧时昵好头尽白。

偶然湖海订新知,久语寒泉落幽石。

白沙著月水澄天,一面吴绡滑令碧。

垆声沸尽火销灰,不觉西窗堕寒魄。

世儿啾啾弄吻舌,豆火不光他自窄。

等閒搩手量青天,枉把虚空记寻尺。

天池九万自乘风,不以蜩鸠损劲翮。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荆州前苦雪引

鲛民老困输绡苦,私向龙宫贩云母。

百驮夜经瞿唐门,峡鬼骑鱼诉天府。

鲛户十窜九囚虏,泪不成珠天帝怒。

骨白粉焦委黄泥,至今荆州唯白土。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荆州后苦雪引

东皇放晴亦不恶,何事飞雵巧穿凿。

入市不填万井饥,积峡推助江神虐。

蔬盘日日嚼冰丝,岂有羊脂充??。

扑窗打幔十日落,千门无路贷金错。

厨断烟销牙齿阁,下方自苦天自乐。

玉娘斜坐抱双脚,仙官云吏供嘲谑。

东海盛醑黄姑酌,天狸夜窃九关钥。

倒骑狞龙捶金络,羲和上书翻见缚。

丁令无官化飞鹤,吁嗟天公待民何其薄,野人扶曰觅沟壑。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春江引

浓烟抺尽春沙暖,锦云炙日鸳鸯满。

斜岚扑地夜鬟香,较取卓家黛深浅。

苔光匀绿堆春简,尺阑题尽折枝短。

桂桡一划破青天,办取藤鞋踏山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