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如来有说耶,声闻未辨邪。
返成非谤罪,却业云遮□。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所作的《金刚随机无尽颂》中的第二部分,名为“无得无说分第七”。诗中探讨了佛教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无得”与“无说”,即超越言语和概念的真理境界。首句“如来有说耶”质疑佛陀是否真的有所言说,暗示了佛法的微妙难以言传。接着,“声闻未辨邪”指出即使是听闻佛法的人,也可能未能真正理解其深意。
“返成非谤罪”进一步强调,如果试图对无法言说的事物进行评判或解释,反而可能陷入误解或诽谤的困境。最后一句“却业云遮□”以云遮蔽日喻指修行者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由于执着于语言文字,可能会被业障所遮蔽,难以见到真实的佛性。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揭示了佛教中关于言语与实相之间关系的深刻见解,鼓励修行者超越言辞,直探真理。
不详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朝菌荣非速,一念无延促。
超过数量心,智宝非荆玉。
南泉中水草,古锥更老倒。
放却鼻头绳,四天无处讨。
优劣见千差,迷绳谓是蛇。
一轮明皎洁,光分几万家。
何日不观音,六窗一晃明。
十方俱击鼓,一处一时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