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黄金日日销还铸,仙桂年年折又生。
兔走乌飞如未息,路尘终见泰山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通过黄金和仙桂的比喻,表达了事物循环往复、不断更新的哲理。"黄金日日销还铸"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物质的变迁,而"仙桂年年折又生"则寓意生命力的顽强与自然界的生机。
接着,诗人以兔走乌飞的急遽描绘出一个紧张忙碌的世界,但这并非永恒,最后"路尘终见泰山平"表达了最终一切纷扰归于平静,呈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和谐。这也许是诗人对世事变化、天地不仁的感慨,同时也是对自然规律、宇宙秩序的一种赞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和深远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自然界的深刻洞察。
不详
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李白曾歌蜀道难,长闻白日上青天。
今朝夜过焦崖阁,始信星河在马前。
乱云如兽出山前,细雨和风满渭川。
尽日空濛无所见,雁行斜去字联联。
摇落秋天酒易醒,凄凄长似别离情。
黄昏倚柱不归去,肠断绿荷风雨声。
寂寞阶前见此君,绕栏吟罢却沾巾。
异乡流落谁相识,唯有丛篁似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