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祖南郊图歌

高皇九叶主鬯昆,四十八祀承郊燔。

五星如珠环紫垣,边尘不动塞草暄。

西羌时却狻猊贡,内乐不奏梨花园。

流沙以东?北门,名王贵人皆执膰。

帝介大圭报所尊,衮衣穆穆朝上元。

絺绣日月交龙文,万象恍忽天无言。

御容供奉随仙仗,日侍龙颜近天上。

图成卤簿归太坛,髣髴山河秀尧颡。

松阴谡谡俨千官,公侯卿相皆倜傥。

三十年来御府藏,神孙三见升明堂。

斯图时展奉先殿,庆陵老珰惊遥见。

白头宫女泪阑干,犹识西宫旧游面。

米脂盗入禁垣穿,王孙零落燕山烟。

往往人间得宸翰,此轴何人质酒钱。

北阙贵臣再易主,半是前朝故宰辅。

降相应羞论万历,遗民尚复称神祖。

捧图呜咽空沾臆,野老相看不相识。

君不见钟山云气长亘天,天坛树尽春无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神祖南郊图歌》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创作,描绘了明朝皇帝在南郊祭祀的宏大场景与历史氛围。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古代帝王祭祀活动的庄严与神圣。

首先,诗开篇即以“高皇九叶主鬯昆”描绘了历代皇帝的传承,接着“四十八祀承郊燔”点明了祭祀的频繁与持续性。五星环绕紫垣的景象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稳定,边疆的安宁则通过“边尘不动塞草暄”表现出来。西羌的进贡与内乐的演奏,以及对远方名王贵人的礼遇,体现了明朝的国威与文化影响力。

“流沙以东?北门”描绘了边疆的广阔与安全,而“名王贵人皆执膰”则展示了对异族的尊重与接纳。皇帝以“大圭”回应四方的尊崇,穿着“衮衣”在上元节接受朝拜,日月交龙文的图案象征着天地的和谐与宇宙的秩序。御容供奉于仙仗之中,显示了皇帝的神圣地位,而“图成卤簿归太坛”则描述了祭祀仪式的庄重与仪式感。

诗中还提到了“神孙三见升明堂”,意味着后世子孙得以亲眼见证这一盛事,而“斯图时展奉先殿”则强调了祭祀图的珍贵与重要性。面对这幅图,公侯卿相都表现出非凡的风度与气魄,三十年来,这幅图一直被珍藏于御府之中,直到神孙再次见到它,引发了一番感慨。

最后,“北阙贵臣再易主,半是前朝故宰辅”表达了政权更迭的无奈与历史的变迁。尽管如此,人们仍然怀念着过去的辉煌,对神祖的敬仰之情并未消减。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往事已成回忆,人们只能通过这幅图来追忆往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严与历史的厚重,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3517)

彭孙贻(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 称谓:管葛山人
  • 字:仲谋/羿仁
  • 号:茗斋
  •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 生卒年:1615~1673年

相关古诗词

再次希园见示韵

春光已去十之七,落红渐稀绿阴密。

寻芳欲插花满头,扶筇尚愁泥没膝。

流光去我悲莫悲,得句烦公笔则笔。

一杯一杯且一杯,明日今日成昨日。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三月三日

一百五日禁烟节,二十四番花信风。

风光满眼但相对,孤负清樽明月中。

人生百岁若转毂,昨日年少今成翁。

落花再发粪上英,腐草半化沙中虫。

空烧黄金买大药,白骨难转衰颜红。

古来圣智亦黄土,万里山河忽无主。

青春不醉无奈何,我为若歌若其舞。

君不见敝貂小儿六印悬,口吻呼噏生云烟。

蛇行才起车已裂,死为城南二顷田。

歌钟富贵岂长保,皓首犹虞拂衣早。

十君四姓等弈棋,秽骨须臾已秋草。

却慕区区身后名,独醒刺促辜平生。

途穷豪士空恸哭,笑杀桃花无限情。

对花沽酒且复酌,醉眠不放鸬鹚杓。

春光欲别尞忍醒,梦枕杜鹃红漠漠。

形式: 古风

卞山僧谈山之胜欣然未能一往短歌怀之

昔泛白蘋洲,未到云深处。

今遇卞山僧,遥指云中树。

卞山处处皆白云,千峰万峰云不分。

白云回合即山寺,僧在乱云堆里睡。

脩篁蔽天亏日月,香茗流泉隐仁智。

霅溪南下合苕溪,百里苍苍猿一啼。

我欲寻僧采茶去,更入此峰西更西。

形式: 古风

月夜登楼望秦山

把酒欲饮壶已空,登楼对月谁与同。

倚楼千里入长啸,宇宙参差清气中。

春城缥缈浮烟树,城上遥山天尽处。

海潮如雨月西流,露重星稀不知曙。

青山招我更不眠,山路苍苍从此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