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山间久雨二绝(其一)

山雨萧萧不肯住,天寒云愁光景昏。

桃李红白春风面,有恨无言空泪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翻译

山中的雨声淅沥不断,天气寒冷,乌云密布,景象昏暗。
桃花和李花在春风中盛开,红白相间,却仿佛带着无尽的哀愁,只能默默流泪,无法言说。

注释

山雨:山中的雨。
萧萧:形容雨声凄凉。
不肯住:不停止。
天寒:天气寒冷。
云愁:乌云笼罩,象征愁绪。
光景昏:景象昏暗。
桃李:桃花和李花。
红白:红色和白色。
春风面:春天的景色。
有恨:怀着怨恨。
无言:无法用言语表达。
空泪痕:只有空留泪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忧郁情怀。开篇“山雨萧萧不肯住,天寒云愁光景昏”两句,通过连绵不断的山雨和阴冷的天气,营造出一种压抑而又迷茫的情境。这里的“山雨”、“天寒”与“云愁”共同构建了一幅自然界的低沉画面,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悲凉。

接下来的“桃李红白春风面,有恨无言空泪痕”两句,则是对春日景象的描写,但这春色并未带来欢愉,而是伴随着难以言说的哀伤。桃李之花本应是生机勃勃的象征,此处却因为“有恨无言”,而显得苍白且带有一种孤独感。而“空泪痕”则更深化了这种情绪,泪水虽然没有明说,但留下的“痕”却是内心痛苦的印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深藏不露的情感世界。诗人借助外在环境的描摹,抒发了自己的哀愁与无奈,是一曲无声的悲歌。

收录诗词(220)

王之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 字:瞻叔
  • 生卒年:1102-1170

相关古诗词

食橄榄有感

余初食橄榄,眉蹙口欲吐。

稍稍滋味之,久乃见媚妩。

曲终喜奏雅,先病得后愈。

功成老大时,亦足酬嘬咀。

余生足忧患,备已尝险阻。

犹如蓼中虫,自习蓼中苦。

不知苦尽处,回味有几许。

古人倒啖蔗,佳境贵渐取。

但问有与无,迟暮不犹愈。

君看道傍李,弃置终泥土。

形式: 古风

挽张直讲

早岁英声已绝尘,暮年高节更殊伦。

绛帷久擅诗书乐,朱邸频酾酒醴醇。

不许功名书竹帛,祇将文行照簪绅。

乡邻若欲存遗范,祭社端宜配古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浯溪中兴颂碑

蜀日既衰洛日亡,前星灵武腾光芒。

元功百战两京复,万里阿瞒归故乡。

干戈纷纷遍四海,浯碑已立湘江旁。

太师艰难喜粗定,作此大字龙鸾翔。

纸摹缣拓四百载,家家传宝踰琳琅。

唐文中世未变古,燕许偶俪为班扬。

次山之文可也简,此颂未追周鲁商。

禄山滔天等穷浇,春秋之法诛无将。

骋兵二字斥边将,此语岂足惩奸强。

末篇三章颇辞费,笔力不复能铿锵。

磨崖勒铭亦何有,反复自赞乃尔详。

向来各人过许与,举世附和无雌黄。

淮西仆碑无墨客,惜哉不得逢钟王。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病后戏赠同官蒋子权

吾衰谬养生,任运常坦坦。

每婴相如病,渐作叔夜懒。

昨因触大暑,留热在鬲脘。

医师戒饮酒,所嗜不可断。

寒热一朝作,水火互濯熯。

地偏无药饵,伏枕但忧悹。

同僚有蒋子,爽俊流辈罕。

作诗宗徐庾,巧语如绣纂。

间有少陵风,醇音调玉琯。

岂惟诗家秀,从政今可算。

牢盆有出纳,晓夕亲授筦。

琴瑟费更张,君能时急缓。

公馀治方书,今昔多所缵。

有来谒疾病,手自施汤散。

买药辍俸钱,为民已痌痯。

我昨病在床,君来问尤款。

教我煮橘皮,汤热过冰碗。

继送桔梗汤,一杯去烦懑。

柴胡作引子,汗出如被趱。

所投立有效,病去若水浣。

乃知才艺多,所蓄非窾窾。

又闻善骑射,长箭必引满。

设侯六十步,所发无虚簳。

观君精悍姿,此语不其亶。

独于围棋低,尺固有所短。

向来屡小胜,喜气辄衎衎。

我欲张以羸,不令见矛䂎。

侈心益骄汰,出语颇誇诞。

不知小敌坚,一败石破卵。

大战决雌雄,迟君落新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