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立斋岁寒歌五章(其四)

有勖我人兮先君之思,有陟尔岵兮我心伤悲。

望松柏之苍苍兮我无令姿,岁寒之操兮炯炯心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激励着我前行的是先父的遗志
登上那高山,我心中充满哀伤

注释

有勖:激励。
我人:我前行的人。
兮:语气词,表示情感。
先君:先父。
之思:的遗志。
有陟:登上。
尔岵:那高山。
我心:我的内心。
伤悲:悲伤。
望松柏:遥望松柏。
之苍苍:一片苍翠。
兮:语气词,表示感叹。
我无令姿:我没有美好的姿态。
岁寒:寒冬时节。
之操:坚贞的节操。
炯炯:明亮的样子。
心期:内心的期待。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词人王柏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先君(可能指的是已故的亲人或尊崇的人物)的怀念之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内心的哀伤和思念。

“有勖我人兮先君之思”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那些记忆与先君(可能是尊敬的人物)的情感纠葛在一起,成为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接下来的“有陟尔岵兮我心伤悲”则更加深化了这种哀思之情。“陟尔岵”一词形容山高而峻,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如同这高山一般难以跨越,其深度与广大也让人感到无比的伤感。

“望松柏之苍苍兮我无令姿”中,“松柏之苍苍”描绘了树木在岁寒中的坚挺与苍郁,通过对这景象的观察,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受到内心哀伤的打击,但依然保持着坚韧不拔的情怀。这里“无令姿”可能指的是即便是坚强如松柏,也无法完全掩饰诗人内心的悲痛。

最后,“岁寒之操兮炯炯心期”则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的哀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浓烈。这里“岁寒”的“操”字暗示了一种循环往复的情感状态,而“炯炯心期”则是对内心深处那份坚持不懈的期待与希望的描述。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个在岁月流转中,不断怀念、思索和坚守的情怀。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和立斋岁寒歌五章(其三)

圣人体物兮万世之训,究厥后凋兮基于不竞。

使与春争妍兮曷保常真,岁寒之知兮宁不谓性。

形式: 古风 押[敬]韵

和立斋岁寒歌五章(其二)

忆昔坚保兮铭著心腑,故迹堙芜兮茫茫坠绪。

瞻翠碧之万竿兮犹有遗矩,岁寒之句俨然如睹。

形式: 古风

和立斋岁寒歌五章(其一)

羌人生之秉贞兮孰无阳秋,惟澹而无欲兮斯能无求。

宜此心之冰坚兮凛北风之正遒,岁寒之堂兮足以自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和立斋芙蓉观三十韵

我观神仙传,诡幻何纷纭。

或生歆慕意,方士争愚君。

政彻既多欲,仙材隔几尘。

澄神黜黜秽,有时翻黄庭。

年少不我待,日月斯迈征。

含霞饮沆瀣,聊助神气清。

何须超大壑,濯发晞昆崙。

天道有常运,过化续者新。

长生非受命,莫使邪念兴。

澹然养至德,自可康颓龄。

古今共一理,万法同一心。

世事互起灭,反覆如棋枰。

赤松事黄帝,至今何不泯。

安期干楚羽,对奕非邪真。

徐公何为者,得得扪萝寻。

惝恍纪一梦,浩不知涯津。

驰神上无极,竭思下无垠。

长吟追去古,抗论贻来今。

于我政无益,默计空辛勤。

不如素心友,相与尊旧闻。

圣道无隐显,人心有晦明。

正论叹剥蚀,危如丝一纶。

举世闯月窟,何人开天根。

浮华正焰焰,元气方堙沦。

毋起远游念,而起凡子评。

为学有精要,莫作隔壁听。

渊源祛滞吝,德义开胸襟。

毁誉何足问,死生何足论。

饥食渴而饮,愿为尧舜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