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德清县圃爱山亭

就岩阿深处,结层屋,上空蒙。

喜着屐穿花,卷帘看雨,拄笏临风。玲珑。

夏云一片,隔篱芭、独立舞仙风。

睍睕黄鹂个个,阴森绿树重重。吟翁。无日不诗筒。

杯酒尽从容。更罅石盘梅,阳坡护笋,曲坞移松。

芙蓉。古台直上,倚高寒、长啸月明中。

谁信扁舟苕霅,得游阆苑崆峒。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翻译

在深山岩石的隐蔽处,建起了一座小屋,屋上笼罩着朦胧的雾气。
喜欢穿着木屐踏过花丛,卷起窗帘欣赏雨景,手拄竹杖迎风站立。
夏日云朵如轻纱,隔着篱笆,独自起舞,仿佛仙子的风姿。
黄昏时分,黄鹂鸟声声啼叫,绿树阴森,环境宁静。
老翁每日吟诗不辍,饮酒自得其乐,石盘上的梅花、山坡上的竹笋和弯曲的山坞里的松树都成了他的诗料。
登上古老的平台,倚靠在清凉的高处,在明亮的月光下放声长啸。
谁能相信,我这小舟曾在苕霅河上漂泊,有幸游览过仙境般的阆苑和崆峒。

注释

岩阿:深山岩石的隐蔽处。
层屋:小屋。
空蒙:朦胧的雾气。
屐:木屐。
帘:窗帘。
拄笏:手拄竹杖。
玲珑:形容景色清秀。
隔篱芭:隔着篱笆。
独立舞仙风:独自起舞,如仙子般。
吟翁:吟诗的老翁。
诗筒:指诗人的创作源泉。
阳坡:向阳的山坡。
笋:竹笋。
曲坞:弯曲的山坞。
松:松树。
长啸:大声呼啸。
扁舟:小船。
苕霅:河流名。
阆苑:仙境般的园林。
崆峒:山名,此处泛指名山大川。

鉴赏

这首元代张可久的《木兰花慢·德清县圃爱山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山居生活画面。诗人选择在山岩深处建屋,享受自然的宁静与清凉。他喜欢漫步花间,卷帘赏雨,临风把玩手杖,生活充满了闲适与诗意。夏日云朵轻盈,隔着篱笆,黄鹂独立翩翩起舞,绿树阴森,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

诗人更是热爱诗歌创作,每日沉浸于诗的世界,品酒谈笑,悠然自得。他还精心照料着周围的景致,如石盘上的梅花、山坡上的竹笋和弯曲的竹林,这些都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致入微。

登高望远,古台上月光洒落,诗人在此处长啸抒怀,仿佛能与天地对话。他感叹自己能在德清县的园林中感受到如此仙境般的美妙,不禁让人怀疑这是否是扁舟游历苕霅、阆苑崆峒的奇妙际遇。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隐逸情怀。

收录诗词(100)

张可久(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 字:可久
  • 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肖像(林晋生作)可久
  • 籍贯: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
  • 生卒年:约1270~1348以后

相关古诗词

风入松

碧渊湖上小崆峒。人在水精宫。

提壶莫惜莺边醉,蝶困花、来往匆匆。

一饷颠风狂雨,满山怨紫愁红。仙翁来憩白云中。

春色已成空。五更正结花心梦,且迟教、童子鸣钟。

明日凉音渡口,绿杨影里推篷。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风入松

哀筝一抹十三弦。飞雁隔秋烟。

携壶莫道登临晚,双双燕、为我留连。

仙客玲珑玉树,佳人窄索金莲。琅琅新雨洗湖天。

小景六桥边。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

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当年。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风入松

好风吹皱玉龙鳞。飞雪点吟身。

南明古色供诗眼,缆扁舟、鸥鹭相亲。

邂逅希颜公子,留连访戴山人。环中天地一壶春。

深锁碧窗云。步虚声度迎仙引,小屏空、唤醒梅魂。

且向花边听雨,不知松外敲门。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风入松.三月三西郊即事

啁喳娇燕语茅茨。红暗海棠枝。

双丫小髻谁家女,踏青归、三月三时。

淡淡郁金衫子,盈盈玉药钗儿。避人忙掩女仙祠。

背后见腰支。金鞭过客争回首,拉山翁、怀古成诗。

当日苎萝村里,误人曾有西施。

形式: 词牌: 风入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