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御带见贻

汉室文章远业成,斗南英气为时生。

新兼带插严天仗,夙展韬钤卫帝营。

四塞羌戎知号令,五军貔虎畏威名。

中兴方倚军容振,功业行看衮绣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汉朝的文治武功已大功告成,杰出的人才如同北斗星南的英气应运而生。
新的将领佩戴着严整的仪仗,早年就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保卫皇帝的营地。
四方的羌戎都知道他的号令,五军的勇猛将士敬畏他的威望和名声。
国家正在复兴,依赖他军队的威严振奋人心,功绩即将以华丽的礼服荣耀加身。

注释

文章:指文治武功。
斗南英气:比喻杰出人才的才华。
天仗:天子的仪仗。
韬钤:古代军事策略,此处指军事才能。
帝营:皇帝的营地或朝廷。
四塞:四方边塞。
中兴:国家由衰转盛。
衮绣:古代帝王的礼服,象征尊贵和荣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的《和陈御带见贻》。诗中,作者赞扬了汉室文章的深远影响和时代英雄的崭新气象。"新兼带插严天仗"描绘了陈御带威严的形象,他如同天子身边的仪仗,显示出庄重与尊贵。"夙展韬钤卫帝营"则赞美了他的早年即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护卫着皇帝的营地。

接下来,诗人强调了陈御带在边疆地区的影响力,羌戎四境皆知其号令,军队中的猛将如貔貅般敬畏他的威名。这体现了陈御带在军事上的威慑力和领导力。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国家中兴的期待,认为陈御带的军容振作是中兴的关键,他的功绩必将带来荣耀,穿上华丽的官服,象征着显赫的地位和丰功伟绩。整首诗洋溢着对人才的赞赏和对国家未来的乐观展望。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和陈朝议见寄二首(其二)

老我驱驰未得归,山中空挂薜萝衣。

三台胜地松连菊,五亩幽居竹映扉。

黄卷青灯真我事,鲈鱼白酒亦天机。

骚人往往秋多感,莫向登临叹落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和陈朝议见寄二首(其一)

念公事业未能归,莫厌京尘化客衣。

游子固闻怀楚玉,垂堂应每倚荆扉。

仲舒正尔宜投策,丘嫂从渠不下机。

他日秋风雕鹗便,雍容车骑更光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和国器因以奉勉

宿云浓澹弄空明,桃李吹香雨屡经。

燕识旧巢犹颉颃,枝骈新绿尚芳馨。

力田须待年多黍,知病好寻参与苓。

莫为无家动乡思,且筹杰论献明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和国器喜以事业为怀二首(其二)

久无轩冕意,出处亦何心。

世味思三沐,花风快一襟。

喜君方砺志,顾我岂知音。

医手非吾事,深惭不可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