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正觉所作,以禅宗的意象和修行体验为题材。"心心无住,了了有据"表达的是禅修中对心念流转的超脱理解,强调心灵不执着于任何固定形态,而"河汉横秋,斗柄濡露"则描绘了秋天星空的景象,象征着宇宙的广阔与变化。"须菩提坐禅,憍尸迦雨华"引用佛经故事,比喻修行者如须菩提般静坐参禅,如憍尸迦般智慧开花。
"蚌含明月兔怀胎"进一步深化禅意,将月亮比作智慧,蚌壳寓言内在的修炼过程,而"兔怀胎"可能暗示着修行者在静寂中孕育智慧的种子。最后一句"勘破少林传底句"则点出禅修的目的,试图领悟并超越少林寺禅宗的传统教诲。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禅宗典故,展现了禅修者的内心世界和追求,富有哲理性和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