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默默有句兮祖祖相传,心心无住兮灵灵自然。
石蕴玉而辉山,渊含珠而媚川。
千亿门开弥勒弹,三十年用俱胝禅。
一乘底事,百草头边。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正觉所作的《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系列中的第三十八十首。诗人以禅宗的视角,通过富有象征和隐喻的语言,对画像中的人物进行赞美。
"默默有句兮祖祖相传,心心无住兮灵灵自然",这两句表达了禅修者内心的平静与智慧,他们的话语虽少,却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深邃教义,心灵自由无拘,自然而然地遵循佛法真谛。
"石蕴玉而辉山,渊含珠而媚川",运用了比喻手法,暗示修行者的内在如美玉般珍贵,他们的智慧如同山石中潜藏的光芒,又如深渊中含蓄的明珠,增添了神秘而美丽的意象。
"千亿门开弥勒弹,三十年用俱胝禅",进一步描绘了禅修者在漫长的修行过程中,如弥勒菩萨般广开智慧之门,通过艰苦的坐禅(俱胝禅)积累了深厚的修为。
最后两句"一乘底事,百草头边",揭示了禅宗的核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即在一乘佛法的真理中,寻找超越世俗万物的智慧,就如同从百草丛生的大地中发现生命的真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禅宗的内观和修行为主题,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禅宗崇尚简朴、直指人心的教义。
不详
事不在容,智不到宗。
待云雷而陶壁梭蛰,授衣钵而卢老逃舂。
犀通半夜月,鹤梦千年松。
白发苍颜跛挈公,时人相笑老龙钟。
顶雪抗春,目寒射人。蓑裹江湖雨,斗浮河汉津。
拙忘机兮抱瓮,妙不传兮斲轮。
谷鸟岩华自声色,十方普现刹尘身。
山肥拥云,水明濯月。
动随偏正往来,静见离微出没。
得万像之根源,识诸缘之窠窟。
相随来也,不遗毫忽。
劫壶廓空,一句圆通。苔生玉殿,体露金风。
妙尽不知处,光回还借功。
鉴像之缘而妙触非受,谷神之应而随呼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