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金陵闻广宁失守志感

几度筹边坐失机,广宁又见羽书飞。

投鞭渡水那成阵,匹马嘶风已溃围。

卧甲从抛金锁积,残兵争向玉门归。

可怜当事庭如讼,今日犹云战守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寓金陵闻广宁失守志感》由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通过描绘广宁失守这一历史事件,表达了对当时军事决策与战事结果的深刻反思。

首联“几度筹边坐失机,广宁又见羽书飞”,开篇即点明了主题,以“筹边”和“失机”两个词组,形象地描述了在边疆防御策略上的失误,以及由此引发的紧急军情。这里的“羽书飞”象征着战争的爆发和紧急军报的传递,暗示了广宁失守这一重大事件的突然性和紧迫性。

颔联“投鞭渡水那成阵,匹马嘶风已溃围”,进一步揭示了战场上的混乱与失败。通过“投鞭渡水”这一典故,暗喻军队在渡河时因准备不足或指挥不当而未能形成有效的战斗阵型。而“匹马嘶风”则描绘出单兵作战的场景,表现了在大规模战斗中个人力量的渺小与无助,以及防线的崩溃。

颈联“卧甲从抛金锁积,残兵争向玉门归”,描述了战后战场的惨状和士兵们的逃亡情景。这里,“卧甲”可能指士兵们在战场上倒下,盔甲散落;“金锁积”可能比喻堆积如山的战利品或士兵遗物,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资源的浪费。“残兵争向玉门归”则展现了士兵们在战败后的逃亡景象,反映了他们面对失败时的无奈和绝望。

尾联“可怜当事庭如讼,今日犹云战守非”,总结了对当时决策者行为的批评。这里,“当事庭如讼”形象地描绘了决策者在处理战事问题时的争论不休,暗示了内部决策的混乱和无效率。“今日犹云战守非”则表达了对当前战守策略的质疑,强调了对战争结果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广宁失守这一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失败的教训,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金陵过当涂访林阳仲明府次其见赠韵

笑拂淄尘满敝衣,行藏休问是耶非。

聊从白下轻移舫,间借青山暂息机。

镜渚平涵犀影媚,花郊绣衬麦苗肥。

到来仙署庭如水,清夜朱弦对月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林阳仲明府邀游凌歊台

绮阁何年结搆新,凌歊台畔石嶙峋。

山花尚带繁华色,径草曾承歌舞尘。

羃羃轻烟开井邑,喧喧游骑匝城闉。

管弦十里青郊道,分得春光媚远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余客姑苏馆于僧寺昔年舍弟文度寓焉重览壁题凄然有赋

雨塌颓垣旧径非,化宫金像俨斜晖。

巡廊废灶僧雏去,画栋衔坭燕子归。

瑞竹已随空影没,神钟欲觅款文微。

西堂此际难成梦,重阅留题泪满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金陵邂逅萧拙修太史因约湖山之游弗果别后奉寄

白门樽酒定交初,又抗前旌赴使车。

淮水柳条迎画舫,吴山春色上篮舆。

别怀空抱云中雁,旅食犹弹铗底鱼。

惟有芳游频入梦,六桥烟月几人俱。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