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诗八首(其四)

凿井北陵隈,百丈不及泉。

生事本澜漫,何用独精坚。

幼壮重寸阴,衰暮反轻年。

放驾息朝歌,提爵止中山。

日夕登城隅,周回视洛川。

街衢积冻草,城郭宿寒烟。

繁华悉何在,宫阙久崩填。

空谤齐景非,徒称夷叔贤。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北陵的角落挖井,即使百丈深也未达泉水。
生活原本无常放纵,何必独自坚持坚硬的信念。
年轻时重视每一寸光阴,年老时反而轻视岁月。
放下世俗事务,在朝歌休息,只在中山饮酒作乐。
黄昏时刻登上城墙角落,环顾四周俯视洛水河川。
街道上积满了枯萎的冬草,城市中夜幕降临寒烟缭绕。
往昔的繁华都去了哪里,宫殿早已崩塌被埋没。
空有诽谤齐景公的非议,白白地称颂伯夷叔齐的贤名。

注释

凿井:挖掘井穴。
北陵:北方的山陵。
隈:角落。
不及泉:达不到泉水层。
生事:生活琐事。
本:本来。
澜漫:放纵,不受拘束。
何用:何必。
独精坚:独自坚持坚定的信念。
幼壮:年轻力壮时。
重寸阴:珍惜时间。
衰暮:年老。
反轻年:反而不看重时光。
放驾:放下世俗事务。
息朝歌:在朝歌休息,朝歌为地名。
提爵:举杯饮酒。
止中山:在中山停止,中山也是地名。
日夕:黄昏时刻。
城隅:城墙的角落。
周回:环绕,环视。
洛川:洛水河川。
街衢:街道。
积冻草:积满枯萎的冬草。
城郭:城市。
宿寒烟:夜晚寒烟缭绕。
繁华:繁荣景象。
悉何在:都在哪里,表示已经消失。
宫阙:宫殿。
久崩填:长久以来已崩塌被填埋。
空谤:空有诽谤。
齐景非:对齐景公的非议,齐景公是春秋时期齐国君主。
徒称:白白地称颂。
夷叔贤:伯夷和叔齐的贤名,二人以贤德著称。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鲍照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过往繁华已逝、宫阙崩溃的感慨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诗中通过凿井与泉水的距离比喻事业的艰难和人生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年轻时光易逝的感叹。

"凿井北陵隈,百丈不及泉。生事本澜漫,何用独精坚。" 这几句写出了诗人对努力与结果之间差距的无奈,以及面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时的无力感。

"幼壮重寸阴,衰暮反轻年。放驾息朝歌,提爵止中山。" 这部分描绘了年华易逝,人生如梦的意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繁华生活的一种放弃和超然。

"日夕登城隅,周回视洛川。街衢积冻草,城郭宿寒烟。" 这几句则是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一种凄凉的历史感和时间的沧桑。

"繁华悉何在,宫阙久崩填。空谤齐景非,徒称夷叔贤。" 最后这部分诗句,则是对过往盛世的追问和怀念,以及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反思。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生境遇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深刻的历史感和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202)

鲍照(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 字:明远
  • 生卒年:约415年~466年

相关古诗词

拟古诗八首(其三)

幽并重骑射,少年好驰逐。

毡带佩双鞬,象弧插雕服。

兽肥春草短,飞鞚越平陆。

朝游雁门上,暮还楼烦宿。

石梁有馀劲,惊雀无全目。

汉虏方未和,边城屡翻覆。

留我一白羽,将以分虎竹。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拟古诗八首(其五)

伊昔不治业,倦游观五都。

海岱饶壮士,蒙泗多宿儒。

结发起跃马,垂白对讲书。

呼我升上席,陈觯发瓢壶。

管仲死已久,墓在西北隅。

后面崔嵬者,桓公旧冢庐。

君来诚既晚,不睹崇明初。

玉琬徒见传,交友义渐疏。

形式: 古风

拟古诗八首(其七)

河畔草未黄,胡雁已矫翼。

秋蛩挟户吟,寒妇成夜织。

去岁征人还,流传旧相识。

闻君上陇时,东望久叹息。

宿昔改衣带,旦暮异容色。

念此忧如何,夜长忧向多。

明镜尘匣中,宝瑟生网罗。

形式: 古风

拟古诗八首(其八)

蜀汉多奇山,仰望与云平。

阴崖积夏雪,阳谷散秋荣。

朝朝见云归,夜夜闻猿鸣。

忧人本自悲,孤客易伤情。

临堂设樽酒,留酌思平生。

石以坚为性,君勿惭素诚。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