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子教授奉祠诸生率余祖席如意院

暂移三席款云关,木末阑干暮紫间。

绛帐莫贪江上路,青鞋先试水西山。

伯阳有道来重趼,禦寇他年忆解颜。

怪我抗尘驱俗驾,诸公何事许追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暂且离开座位去欣赏云彩缭绕的关隘,木头栏杆在傍晚的紫色天空下显得格外醒目。
不要沉醉于江边的美景,不如先穿上青鞋探索水西山的风光。
像老子那样有道之人,即使长途跋涉也会面带微笑,想起抵御外敌的往事。
奇怪的是,我为何要抗拒尘世喧嚣,驾车追求世俗的名利,而你们又为何要与我结伴同行。

注释

暂移:暂时离开。
三席:座位。
款云关:欣赏云彩缭绕的关隘。
木末:木头栏杆顶端。
阑干:栏杆。
暮紫间:傍晚的紫色天空。
绛帐:红色帷帐,比喻江边美景。
莫贪:不要沉醉。
青鞋:青色鞋子,象征朴素的探索。
水西山:水西的山。
伯阳:老子的别称。
重趼:长途跋涉后的疲惫。
忆解颜:回忆起轻松愉快的时光。
怪我:我感到奇怪。
抗尘:抗拒尘世。
驱俗驾:驾车追求世俗。
诸公:各位。
许追攀:允许或接纳结伴同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的《道子教授奉祠诸生率余祖席如意院》。诗中描绘了教授道子带领学生在如意院举行宴会的情景,诗人以自然景色和哲理寓言为背景,表达了对道子教授的敬仰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首句“暂移三席款云关”描绘了宴会在云雾缭绕的环境中进行,给人一种高雅而清幽的感觉。接着,“木末阑干暮紫间”写出了傍晚时分,夕阳映照在木制的栏杆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绛帐莫贪江上路,青鞋先试水西山”运用了象征手法,暗示教授应追求内在的修养,而非过于追求世俗的名利,鼓励他先去探索山水之间的生活,体验自然的恬静。

“伯阳有道来重趼,禦寇他年忆解颜”引用老子(伯阳)的典故,赞美道子教授有深邃的智慧,他的教诲如同砥砺前行,日后回忆起来会让人感到轻松愉快。

最后两句“怪我抗尘驱俗驾,诸公何事许追攀”,诗人自嘲自己抗拒尘世的纷扰,不愿与众人一同追逐名利,表达了对道子教授超凡人格的敬佩,同时也流露出对清高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宴会场景和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道子教授的敬仰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道中

月冷吟蛩草,湖平宿鹭沙。

客愁无锦字,乡信有灯花。

踪迹随风叶,程途犯斗槎。

君看枝上鹊,薄暮亦还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鲁如晦郎中挽词二首(其一)

术业推游刃,功名苦溯洄。

著鞭孤壮志,筹算老奇才。

星省庞眉去,云山袖手来。

知公了时命,何必诔馀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鲁如晦郎中挽词二首(其二)

自古归来引,于今遂隐篇。

棋灯荧夜观,歌板聒春船。

陈迹空华似,佳城露草边。

寂寥鸡黍约,望眼一潸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鲁家洑入沌

过尽巴东巫峡长,荆川鼓棹更茫茫。

避风怕入三江口,乘月贪行百里荒。

夜后逢人尽刀剑,古来踏地皆耕桑。

可怜行路难如此,一簇寒芦尚税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