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麓访顾亭林先生读书故址(其二)

楼船闽粤控南瓯,龙驭遥从海上舟。

烽火徒闻惊岭峤,江山何地问神州。

著书绝塞王尼叹,投老无家向子游。

华麓祇今遗址在,日斜回首暮云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清代赵本扬的《华麓访顾亭林先生读书故址(其二)》描绘了诗人探访顾炎武(字亭林)读书旧址时的感慨。首句“楼船闽粤控南瓯”,以楼船象征海防力量,暗示了当时福建广东地区的重要地理位置。次句“龙驭遥从海上舟”则寓言皇帝的威仪仿佛随海浪而来,暗指朝廷与边疆的距离。

第三句“烽火徒闻惊岭峤”,表达了对烽火报警的忧虑,表明战事可能波及偏远的岭南地区,而“江山何地问神州”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和对未知的忧虑。

“著书绝塞王尼叹”借王尼(王夫之)著书于边塞之事,表达了对顾炎武学术成就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局动荡的感叹。“投老无家向子游”则表达了诗人自己年迈无依,只能像子游(孔子弟子)一样四处漂泊的境况。

最后两句“华麓祇今遗址在,日斜回首暮云愁”,诗人站在顾炎武的旧址上,眼前是历史遗迹,夕阳西下,暮霭沉沉,不禁勾起他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忧虑,充满了淡淡的哀愁。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展现了诗人对时局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

赵本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陵秋夜怀同亭

杨柳西风暮雨垂,白门秋色起相思。

酒醒残梦知何处,潮落秦淮月上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分修汉四女唐五女祠纪事

千古芳流真孝美,北宫之女婴儿子。

后能斯者亦云稀,木兰不再缇萦死。

贝州传是古清阳,逸事闺阁遗口香。

有村名留四女寺,有祠像塑四女装。

昔年过此等荒迹,凄风夜雨落帆席。

重来作宰几秋春,邑中掌故频考覈。

考覈愈纷愈未详,引证失据无主张。

土语啧啧说汉世,史书炳炳数唐芳。

主唐女则冠以来,尚宫学士历可颂。

明明五女祀四之,如何一宪不得共。

主汉群称传氏家,若姊若娣芬齿牙。

种槐插柳事徵实,飞升语转涉浮夸。

入主出奴鲜直义,强作附会徒异议。

何如唐存汉并存,唐存其五汉存四。

一家各还一家真,同是懿美无亏人。

上报二老劬劳力,下全毕世贞孝身。

儿身但为父母有,耻向人间问姑舅。

粉黛脂泽绝钟情,晨昏侍侧常团首。

生前固为纲常扶,殁后尤愧鄙薄夫。

庙祀千年馨百代,蘋蘩采采荐盘盂。

即今河干寒凛冽,祠门风起檐响铁。

意是贞魂划云来,皎皎明月同空洁。

形式: 古风

云台先生以西汉定陶铜鼎置于焦山首倡媵鼎歌命同人和之得五古二十六韵

吉金重鼎彝,精神孕山岳。

铜花齧蚀余,得一夔已足。

吾师富藏弆,古器罗梣椟。

商周众赢秦,审定剧精确。

就中西汉鼎,隶古铭可读。

器盖蔌煮湘,鼻耳苔斑驳。

共自隃麋汧,量衡咸纪录。

汉帝尊陶陵,蒸尝表虔肃。

五色歊浮云,金景灿盈目。

火炎草木焦,硕果幸不剥。

拂拭入仙馆,赖免污莱辱。

吾师位鼎衡,说士甘如肉。

爱士贡庙廊,俾为苍生福。

爱鼎不自私,永图置岩谷。

突兀古谯山,大江绕其麓。

中有南促鼎,光焰四山烛。

丹山珠交柯,蓝田璧合珏。

自古物通神,有耦而无独。

海云枯木堂,厥鼎寄幽躅。

丹青绘作图,琳琅书作幅。

送鼎载沙棠,絪缊云气覆。

翻嗤饕餮者,岑赝纷争逐。

寿梦应晋求,甲父餍齐欲。

名或夸嗜古,实不能免俗。

孰如此一举,鼎寿无疆祝。

奇光夺珉碑,佳话压玉局。

遥夜山灵朝,皓月照黄鹄。

形式: 古风

送齐北瀛太史奉使册封琉球

绵邈球阳路,奇观海外游。

岛明迎日出,浪远拍天浮。

人是来壶峤,楂同泛斗牛。

纶音宣鬯处,感戴遍荒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