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西湖(其三)

何处轻舟不泛湖,今朝领略迥然殊。

漫云西子无多子,兴会随人自取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泛舟西湖时的独特体验与感悟。诗人以“何处轻舟不泛湖”开篇,似乎在询问或感叹,无论何处的轻舟都愿意驶向这碧波荡漾的西湖,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向往和赞美。接着,“今朝领略迥然殊”则点明了今日之游不同于往常,有着与众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漫云西子无多子”,这里借用了古代美女西施的典故,以西施比喻西湖之美,但诗人却说“无多子”,即不是说西湖只有西施一个美丽之处,而是强调西湖之美遍布各处,无处不在,丰富多样。这种说法既是对西湖美景的赞誉,也暗含着诗人对西湖独特魅力的深刻理解。

最后,“兴会随人自取夫”则表达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致之间的和谐关系。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兴致和乐趣,往往能够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这种变化又能够激发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在这里,诗人将自己与西湖融为一体,通过泛舟西湖的活动,不仅欣赏到了自然之美,更感受到了内心的愉悦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寄托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泛舟西湖(其四)

佳丽山光接水光,都参画鹢镜中央。

乱头粗服犹唐突,正是唐宫闹扫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西湖晴泛

罨画烟丝忆昨辰,一天霁景晓来新。

为标山色宜晴雨,毕献湖姿作主宾。

风递管弦声细细,波添罗縠皱鳞鳞。

轻移画舫长堤去,白芷青蒲刺水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苏堤(其一)

白沙堤上昨鸣鞭,潇洒诗情忆乐天。

岂意千秋留姓氏,白公不及大苏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苏堤(其二)

一株杨柳一株桃,夹镜双湖绿映袍。

蓄眼韶光看不足,北高峰影接南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