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罗峰郊坛韵

圆丘分献爵,平步上天梯。

野阔旌旗拥,坛高象纬低。

尘埃九陌净,干羽两阶齐。

礼毕候回辇,虚窗听曙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宏大场面与庄严气氛。首句“圆丘分献爵”,描绘了在圆形的祭坛上,人们恭敬地献上祭品的情景,体现了对天地神灵的敬畏之心。接着,“平步上天梯”一句,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攀登祭坛的过程,仿佛是通往天界的阶梯,充满了神圣与崇高的意味。

“野阔旌旗拥,坛高象纬低”两句,进一步渲染了仪式的壮观。广阔的田野上,旌旗飘扬,随风舞动,而祭坛则高耸入云,似乎连天空中的星辰都显得低矮。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祭坛的雄伟,也暗示了仪式的庄重与神秘。

“尘埃九陌净,干羽两阶齐”则通过环境的描写,强调了仪式的洁净与秩序。九条大道上的尘埃被清除,象征着心灵的纯净;干羽(古代祭祀时手持的羽毛)在两阶之间整齐排列,代表了参与者的统一与和谐。这样的场景,既是对神灵的虔诚敬意,也是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与尊重。

最后,“礼毕候回辇,虚窗听曙鸡”描绘了仪式结束后的宁静与期待。随着仪式的完成,皇帝的车驾缓缓返回,而诗人则在空旷的窗户前,倾听晨鸡报晓的声音。这一幕,既是对仪式圆满结束的庆祝,也是对新的一天、新的希望的期待,充满了深沉的哲思与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严与神圣,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是一幅历史与人文交融的画卷。

收录诗词(583)

谢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暮宿扳罾渡口

水涸舟易胶,舟人时复喧。

暮阻沙岸侧,野旷地亦偏。

问津尚云远,西日已含山。

寒林北风急,飞鸟尽来还。

泊舟悔不蚤,兀坐默无言。

形式: 古风

慈节为朱彦明乃堂作

苦节良独难,慈训尤不易。

有儿归义方,庶矣柏舟誓。

百年未亡身,祗为家门讣。

于今幸两全,辛苦遂初志。

他年泉台路,良人见无愧。

形式: 古风

蚤过山庄避暑用陶韵

侵晨理孤棹,山居将避喧。

好风忽南来,吹我乌帽偏。

宿鹭未移渚,落月犹在山。

候门两稚子,问我何时还。

高山与流水,此意向谁言。

形式: 古风

山亭晚眺用陶韵

山中多白云,深谷芝可采。

吾慕陋巷贤,箪瓢乐不改。

尘世饶风波,桑田倏成海。

人寿知几何,河清讵能待。

淡薄顺吾常,庶矣寡尤悔。

形式: 古风 押[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