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寿郡守

早已是三年,父老依依借。

愿与天公借几年,保我鸡豚社。

□□□□□,□□□□□。

□□□□□□□,□□□□□。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翻译

时光已过去三年,乡亲们深情挽留。
希望能向天公再借几年,保全我们鸡豚和祭祀的场所。
风雨无阻祭神明,祈求丰收和安宁。
田间劳作不停歇,期待年年五谷丰登。

注释

三年:三年的时间。
父老:老年人。
依依:依恋不舍。
借:请求借用。
天公:古人对自然或神灵的称呼。
保我:保护我们。
鸡豚:鸡和猪,古代祭祀常用的食物。
社:村落中的祭祀场所。
□□□□□:此处原文为空缺,可能是诗文缺失或难以解读的部分。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刘辰翁所作,名为《卜算子·寿郡守》。诗中流露出诗人对家庭、生活和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

“早已是三年,父老依依借。”

这里,“三年”暗示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可能是在叙述一段离别后的时光。诗人表达了对父母的思念,以及希望能够再次团聚的心情。“依依”形容家人的柔弱无依,而“借”字则透露出一种迫切的期盼。

“愿与天公借几年,保我鸡豚社。”

诗人表达了对时间的渴望和对家庭平安的祈求。“愿与天公借几年”强烈地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而“保我鸡豚社”则指的是保护好自己的小家庭,让家人能够过上平静安宁的生活。

后面的两句因文字缺失无法分析,但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卜算子(其一)元宵

不是重看灯,重见河边女。

长是蛾儿作队行,路转风吹去。

十载庆元宵,满耳番腔鼓。

欲识尊前太守谁,起向尊前舞。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千秋岁.和尚学林寿筵即席

新篘熟也,借问谁家早。梅影里,蜂儿绕。

三更残月上,一夜霜天晓。

溪桥小,春风有意年年到。

当年青鸟去,落叶无人扫。铜柱仄,瑶池老。

残钟长乐树,坠马咸阳道。

空回首,御街人卖南京枣。

形式: 词牌: 千秋岁

大圣乐.伤春

芳草如云,飞红似雨,卖花声过。

况回首、洗马塍荒,更寒食、宫人斜闭,烟雨铜驼。

提壶卢何所得酒,泥滑滑、行不得也哥哥。

伤心处,斜阳巷陌,人唱西河。

天下事,不如意十常八九,无奈何。

论兵忍事,对客称好,面皱如靴。

广武噫嘻,东陵反覆,欢乐少兮哀怨多。休眉锁。

问朱颜去也,还更来么。

形式: 词牌: 大圣乐

大酺.春寒

任琐窗深、重帘闭,春寒知有人处。

常年笑花信,问东风情性,是娇是妒。

冰柳成须,吹桃欲削,知更海棠堪否。

相将燕归又,看香泥半雪,欲归还误。

漫低回芳草,依稀寒食,朱门封絮。少年惯羁旅。

乱山断,敧树唤船渡。

正暗想、鸡声落月,梅影孤屏,更梦衾、千重似雾。

相如倦游去。掩四壁、凄其春暮。休回首、都门路。

几番行晓,个个阿娇深贮。而今断烟细雨。

形式: 词牌: 兰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