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梅

篱下丛丛菊老时,清香飞上向南枝。

化工未必无私意,试问春风知不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篱笆下的菊花已经盛开老去,它们的香气飘向南方的枝头。
大自然的巧妙或许并非出于私心,试着问问春风它知不知道。

注释

篱下:指篱笆旁边。
丛丛:形容菊花茂盛的样子。
菊老:菊花盛开的老态。
清香:清淡的香气。
飞上:飘向。
向南枝:朝着南方的树枝。
化工:自然的力量或大自然的巧妙。
未必:不一定。
无私意:没有私心。
试问:询问。
春风:春天的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菊花和春风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界无私赋予之美的赞叹。"篱下丛丛菊老时"一句,勾勒出的是一个已经过了盛世的菊园景象,菊花在篱笆下成群结队地生长,但依然保持着它们的清香。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中植物生命力的观察,也透露出一种超越物质时光变化的哲思。

"清香飞上向南枝",这里的“向南枝”可能指的是菊花生长的方向,或许是比喻性的表达,意味着菊花的清香不仅仅局限于自身,而是散发到了更广阔的空间。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强调了自然界中美好事物的普惠性质。

"化工未必无私意"一句,则是对大自然造化能力的一种思考。在这里,“化工”指的是大自然的变化和创造力量,而“未必无私意”则表达了一种疑问,似乎在探讨自然界是否也拥有某种目的性或者情感性。这种思辨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法则的好奇,也反映出古人对于天地万物之间关系的一种朦胧的理解。

最后一句“试问春风知不知”,是诗人直接向大自然发出的疑问,通过询问春风是否知道菊花清香的存在,这里春风象征着自然界中最温和、最无私的元素。诗人似乎在期待一个超越人类智慧的答案。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一种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自然法则深刻而又微妙的情感与理解。

收录诗词(455)

杨公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刘晓窗九日韵(其二)

自怜萍梗老羁孤,暂寓僧寮不用租。

九日有钱还可醉,不然萸菊酒俱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次刘晓窗九日韵(其四)

西风摇落雁南飞,黄叶深深拥竹扉。

佳节只消拚酩酊,牛山何事泪沾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次刘晓窗九日韵(其九)

人皆九日醉流霞,君汲山泉自煮茶。

可是诗成无点俗,祇应吟笔灿生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次刘晓窗九日韵(其五)

篱下寒花色自妍,折来泛酒更新鲜。

化工底事宁多巧,铸出黄金满地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