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巨手明月楼

一水隔人境,长林远近间。

湖光明似月,楼迥静于山。

丛桂怀贤古,新荷制服閒。

不堪登眺处,秋色满江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内心情感的流露。

首句“一水隔人境”,以“一水”为界,将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宁静区分开来,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长林远近间”描绘了远处与近处交错的树林,既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时间与空间的延展。

“湖光明似月,楼迥静于山”两句,将湖面的明亮与月光相媲美,楼阁的静谧与山岳的沉稳相映成趣,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丛桂怀贤古,新荷制服閒”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丛桂”和“新荷”的意象,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怀念以及对当下悠闲生活的享受。这里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当下的珍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活哲学。

最后,“不堪登眺处,秋色满江关”以“不堪”二字,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感慨与不舍,同时也预示着季节的更迭,秋天的景色铺满了江关,给人以无限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历史文化的追思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叹,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

陈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黄石斋先生

问俗停车到海湄,羽书那敢论安危。

孤城吹笛思当日,中夜闻鸡岂异时。

北望烽烟萦梦远,东瞻林墅出山迟。

苍生极目堪流涕,何日纶巾一视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莫春杂感和郭皋旭韵

旧客新诗长啸开,年年修褉笛声哀。

几番桃浪伤流水,七里江滩吊古台。

白昼风霾山鬼立,黄昏月淡杜鹃来。

一杯何处浇春恨,摇落东风意久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赠东湖钓隐

乾坤多垒洗浮丘,犹有东湖枕上流。

金箧何人探岱岳,玉函到处问沧洲。

山青携得随芒履,眼白曾看向贵游。

莫道桐江正萧瑟,客星摇落钓矶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悲娄吟

偶因文字立鸡坛,不料浮言起百端。

生死几人知痛哭,风波惟我共艰难。

北门学士虚华屋,南郭先生为抚棺。

不负当年风雨夜,并将松柏厉馀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