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

功名宿昔人多许,宠辱斯须自不知。

一旦失恩先左降,三年随例未量移。

马头觅角生何日,石火敲光住几时。

前事是身俱若此,空门不去欲何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往昔人们多赞许功名之路,荣辱瞬间自己却未能察觉。
忽然失去恩宠先被贬职,过了三年按惯例也没有调动。
何时才能像马头长出角,那样的机会犹如石火闪烁的一瞬。
往事如斯,身心皆如此,不入空门又能去往何处呢?

注释

功名:指官位和名誉。
宿昔:往昔,从前。
宠辱:荣耀和耻辱。
斯须:片刻,瞬间。
左降:古代指官员被贬职。
量移:官吏因罪贬谪后,遇赦酌情移至近处任职。
马头觅角: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石火敲光:形容时间极短,犹如石头碰撞出的火花。
是身:这副身躯,指自己。
俱:都,全部。
空门:佛教用语,指佛门。
欲何之:想要去哪里,何之为去哪里的意思。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自题》,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和宠辱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深刻体会。

"功名宿昔人多许,宠辱斯须自不知。"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表明对于古往今来的功绩和荣辱,诗人持有平常心,不予过分在意。

"一旦失恩先左降,三年随例未量移。" 诗人的遭遇也如同这般,失去恩泽便迅速被贬官,三年的时间里依旧按照规矩行事,没有丝毫改变。

"马头觅角生何日,石火敲光住几时。" 这里的意象生动,通过对比自然界的变化来反映诗人对于岁月流逝和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马头觅角指的是牛羊交配之事,石火敲光则形容时间的短暂。

"前事是身俱若此,空门不去欲何之。"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种种经历和未来的无奈,尽管门庭若市,但自己却没有前往的心意,彷彿在问自己,又该向何处去呢?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白居易面对功名宠辱、个人遭遇的豁达心态,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自题小园

不斗门馆华,不斗林园大。

但斗为主人,一坐十馀载。

回看甲乙第,列在都城内。

素垣夹朱门,蔼蔼遥相对。

主人安在哉,富贵去不回。

池乃为鱼凿,林乃为禽栽。

何如小园主,拄杖闲即来。

亲宾有时会,琴酒连夜开。

以此聊自足,不羡大池台。

形式: 古风

自题写真

我貌不自识,李放写我真。

静观神与骨,合是山中人。

蒲柳质易朽,麋鹿心难驯。

何事赤墀上,五年为侍臣。

况多刚狷性,难与世同尘。

不惟非贵相,但恐生祸因。

宜当早罢去,收取云泉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舟中雨夜

江云闇悠悠,江风冷修修。

夜雨滴船背,风浪打船头。

船中有病客,左降向江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舟行

帆影日渐高,闲眠犹未起。

起问鼓枻人,已行三十里。

船头有行灶,炊稻烹红鲤。

饱食起婆娑,盥漱秋江水。

平生沧浪意,一旦来游此。

何况不失家,舟中载妻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