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朱诚泳所作的《杂诗十首》中的第六首。它以薰莸、冰炭、华夷、雅郑等意象,表达了对世间事物对立统一和价值判断的观点。"薰莸本不同,冰炭实相反",形象地说明了薰草和莸草(一种恶草)以及冰和炭在本质上截然不同,暗示了对立的事物。接下来的"华夷性苦殊,雅郑音亦远",则进一步阐述了华夏与夷狄的特性差异以及高雅与通俗音乐之间的距离。
诗人通过这些对比,提出了"熟计出万全,危哉诚累卵"的警示,认为深思熟虑虽然重要,但人生如履薄冰,充满危险。"鹤颈与凫足,何须较长短",意味着不应过于执着于比较和区分,强调的是顺应自然,不过分计较。最后两句"捐彼戚戚怀,履道恒坦坦",鼓励人们抛弃忧虑,坚定地走在正道上,心境宽广,道路才会平坦。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朱诚泳对于人生和社会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