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卿芷石图

荪兰蕙茝元同谱,零落湘累杂烟雨。

香联老树冰霜姿,静倚云根斗清苦。

绀葩同干晴县县,崭崭玄璧大比拳。

根通九畹自彷佛,翠结五岳同连蜷。

四明张君好事者,求得仙毫一挥写。

至今清思满沅湘,梦拾骊珠月中把。

芳声从此如芷香,贞心从此如石刚。

愿挹高标脱凡俗,儗结金兰共徜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张仲深的《张正卿芷石图》是一首题画诗,通过对一幅描绘荪兰、蕙茝和芷石图的赞美,展现了画家的技艺与画面所传达的意境。诗人首先将兰花、香草与湘妃泪(传说中湘水女神的眼泪)相提并论,暗示了画面中的凄美与历史感。接着,他细致描绘了老树与芷石的形象,赞美它们在冰霜中展现出坚韧的姿态和清苦之美。

“绀葩同干晴县县”描绘了花朵鲜艳如宝石,与晴空相映生辉;“崭崭玄璧大比拳”则形容石头犹如黑色的美玉,浑圆有力。诗人进一步强调了画面中自然元素的深远联系,如“根通九畹”象征着广阔无垠,“翠结五岳”则寓言其与大地山川的紧密相连。

诗人对张正卿的好事者身份表示赞赏,并称其作品引发了沅湘之地的清思,仿佛在月夜中拾得骊珠般的珍贵。最后,诗人祝愿这幅画作能引领观者超脱世俗,如同芷草的芬芳和石质的坚贞,让人向往高尚的品格和友情的永恒。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画面,同时融入了丰富的象征和寓意,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高度评价和个人情感的寄托。

收录诗词(274)

张仲深(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元惠宗至元中前后在世。生平事迹不详。著有子渊诗集六卷,《四库总目》多与遒贤、杨维桢、张雨、危素、袁华、周焕文、韩性、乌本良斯道兄弟倡和之作。古诗冲澹,颇具陶韦风格

  • 字:子渊
  • 籍贯:庆元路

相关古诗词

严景安壁上尽松次韵

天风吹雨来沧溟,霹雳下震龙盲惊。

巨灵怒拔千兔秃,老龙蜕此槎牙形。

致身自合倚绝壁,底向虚堂寄灵迹。

龙香搅翠秋淋漓,老干摩空天咫尺。

当年触石誇共工,天柱夜折嵩高中。

大材不作栋梁用,秪恐斤斧终难容。

遂令根盘多错节,安得吴刀秋斸月。

会须斩伐登庙堂,留取君家壁如雪。

形式: 古风

白日行简仲几

白日白日复西堕,山中客子楼上坐。

楼西青山曲如拳,楼东青山翠成朵。

读书到晚心悠然,故人别去今经年。

江流到东不百里,夜半欲上山阴船。

故人故人在何许,半间茆屋青枫渚。

秋天有鸿江有鱼,胡为使我心独苦。

白日落尽我思君,夜凉望断江东云。

形式: 古风

题张惟中翠微图赠严侯

将军间生东鲁质,半生雅有爱山癖。

自从一登泰山上,下视群峰如虮虱。

迩来筑室镜水湄,万壑千岩走空碧。

跻扳不假山行樏,兴来每着登临屐。

一自佩符东海上,屡有此癖横胸臆。

四明张君好事者,为写新图慰畴昔。

寸毫自解藏万机,跬步应须论千尺。

将军猎归卧窗几,数览斯图兴太息。

翻思往事如梦中,不觉心神愈滋疾。

未容北窗卧渊明,政拟东山起安石。

他时谭笑安黎元,好住翠微恣盘逸。

方今事业当激昂,愿策崇勋纪新迹。

形式: 古风

题灞桥风雪图

长安雨雪大如瓮,马蹄晓蹴东华冻。

长安雨雪大如掌,磔磔商车竞来往。

先生名利两不干,骑驴底事冲风寒。

风髯猎猎雪种种,三尺蹇驴僵不动。

自知清骨为诗瘦,不道玉山和雪耸。

君不见长安有客似龟缩,梦魂不到山阴曲。

陶家风味党家奢,煮茗烹羔总庸俗。

清标何似襄阳老,一片襟怀自倾倒。

只因灞桥觅诗忙,非是长安被花恼。

豪吟往往凌鲍谢,长才靡靡压郊岛。

载披毫素眼生花,悲吒无端动清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