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灞桥风雪图

长安雨雪大如瓮,马蹄晓蹴东华冻。

长安雨雪大如掌,磔磔商车竞来往。

先生名利两不干,骑驴底事冲风寒。

风髯猎猎雪种种,三尺蹇驴僵不动。

自知清骨为诗瘦,不道玉山和雪耸。

君不见长安有客似龟缩,梦魂不到山阴曲。

陶家风味党家奢,煮茗烹羔总庸俗。

清标何似襄阳老,一片襟怀自倾倒。

只因灞桥觅诗忙,非是长安被花恼。

豪吟往往凌鲍谢,长才靡靡压郊岛。

载披毫素眼生花,悲吒无端动清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张仲深的《题灞桥风雪图》描绘了长安冬季风雪交加的景象。首句“长安雨雪大如瓮”和“长安雨雪大如掌”形象地写出雪势之大,马蹄踏在冻结的道路上发出响声,商贾车辆穿梭其中,显示出冬日市井的繁忙。诗人以“先生名利两不干”表达对名利的超脱态度,即使顶风冒雪骑驴出行,也只为寻找诗的灵感。

诗人自嘲“三尺蹇驴僵不动”,清瘦的身姿与洁白的雪景形成对比,他自言清贫的生活因诗歌而显得高洁。接下来,诗人将自己与“龟缩”的长安客相对,暗示自己的志向不在世俗享乐,而是追求像襄阳老者那样的高雅情趣,忙于在灞桥寻觅诗意,而非为花所困。

诗人豪情壮志,诗才横溢,甚至能超越鲍照、谢灵运等前辈,其才情深深打动读者。最后,他挥毫泼墨,眼中生花,情感激昂,仿佛能感动天地。整首诗通过描绘风雪中的场景和个人心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追求和高尚的情操。

收录诗词(274)

张仲深(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元惠宗至元中前后在世。生平事迹不详。著有子渊诗集六卷,《四库总目》多与遒贤、杨维桢、张雨、危素、袁华、周焕文、韩性、乌本良斯道兄弟倡和之作。古诗冲澹,颇具陶韦风格

  • 字:子渊
  • 籍贯:庆元路

相关古诗词

题陈君适凝翠楼

北山靓窈南山幽,山中有地如麟洲。

道人平生好楼居,看山一月不下楼。

素心肯簉鹓鹭侣,雅志自与麋鹿俦。

楼头远峰晓泼黛,楼下急涧晴锵球。

红尘万丈飞不到,坐觉眼底苍云流。

道人论心亦好客,有爵无算常献酬。

秪今江海事兵革,群县供给方旁搜。

何如楼头?门坐,免使调发穷徵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归雁

商飙鸣秋众木脱,雁鸿来作南州客。

不辞云汉涂路长,要识吴淞水天阔。

异乡虽云足稻粱,江湖实恐多矰缴。

同来兄弟无半存,强尔相呼整归翮。

东风杳杳吹晴沙,此日一举天之涯。

羽毛不犯塞上雪,曈昽岂识江南花。

洞庭一声夜漂泊,潇湘倒影春横斜。

长安故人断音信,一去十载忘还家。

雁乎雁乎尔归何太急,使我临风增叹息。

形式: 古风

题谅上人巢云阁

上人身在虚空住,铁杖芒鞋蹋烟雾。

归来尘土二十年,沧海桑田几朝暮。

石林绀气春浮浮,翘然结屋居上头。

鹪鹩一枝亦自足,老鹤万里空相求。

上人阅世如幻境,空翠满身凌倒景。

五更风雨老龙归,至今尚觉袈裟冷。

上人是客云是家,云与上人同一涯。

手把挥拂上天去,一洗四海无尘沙。

形式: 古风

送云上人

孤城秋老万木陨,夜夜秋声到危枕。

长游政有山中人,振锡时当菊花近。

红尘如波渺沧海,沧海红尘几更改。

上人阅世如浮沤,头颅只有诗瘢在。

钱塘近可一苇航,钟陵王气连郁苍。

鸾翔凤翥久销歇,龙蟠虎踞今悲凉。

上人视身如电露,自谓无来亦无去。

人间兴废等如之,只合编茅在山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