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形虎脊高低去,帆影鱼鳞远近来。
已到江南望江北,更留青眼为谁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行舟过江的画面,通过对山形和帆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动感与远近景深之美。首句“山形虎脊高低去”以生动的比喻传达出山势的起伏变化;次句“帆影鱼鳞远近来”则巧妙地将帆影比作鱼鳞,展现了帆船在水面上的轻盈与穿梭自如。第三句“我已到江南望江北”,诗人站在江南向对岸望去,流露出一丝留恋之情;末句“更留青眼为谁开”中,“青眼”通常指代酒杯,这里或许暗喻诗人因思念而暂缓行程,以酒为伴。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旅途中景物的观察和内心的情感波动。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沿江山断水如天,横绝奔流一叶船。
身世自知同幻梦,不应对此重茫然。
步出山门日已西,昏鸦寒并隔巢枝。
更寻陈迹穿阴洞,藓壁关真屈径奇。
百念轻冰已着汤,解缨何必濯沧浪。
欲收一滴寒潭水,散作人间无尽凉。
知章不怕酒如泉,莫遣花催蜡蠋烟。
明日宿云生晓雾,一番风雨暗梅川。